开国人豪黄克强先生,襄助国父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推翻汉清,建立民国,丰功伟业,震古铄今。尤以黄公文武兼资,志行高洁,哲人典型,举世共仰。可惜黄公英年殂谢,雄才未竟,至堪悼念。八十年来,有关阐发黄公盛德伟业之专书专文,可谓汗牛充栋,美不胜收。本文特就过去疏漏或纪载不详者,如民国元年十月黄公回湘盛況及民国六年四月在湘国葬经过,根据已故湘籍立法委员鲁荡平先生所撰“黄克强先生传记序”中叙述亲身参与情形,参酌李云汉先生所撰“黄克强先生年谱”及陈维纶先生所撰“黄克强先生传记”内容,加以补充,以供研究黄公生平者之参考。
同时,将中央政府迁台四十余年来各方举办纪念黄公各种活动以及黄公著作与研究书籍出版情形,加以述列,以见黄公谢世虽已七十余年,而国人追怀崇仰,迄未稍减之一斑。
民国元午十月黄公回湘盛況
克强先生阔别家乡八年之后,于民国元年重回湖南,时在国历十月二十五日(即农历九月下旬)自沪乘楚同舰经鄂返湘,同行者有谭人凤(石屏)、陈嘉会(凤冈)、蒋作宾(雨岩)、刘揆一(霖生)、覃振(理鸣)、何成濬(雪竹)、白逾桓(小垣)、田桐(梓琴)等人。长沙方面欢迎人员有乘小火轮先至岳阳者,有在长沙等候者,是时鲁荡平与唐济美、彭慎甫合办湖南大同报,亦参加赴岳阳欢迎行列,与仇鳖(亦山)、周正群(治华)、林支宇(特生)、李国柱(石琴)、萧翼馄(若芹)、陈方度(凯良)、彭公望、郑永成(器之)、胡元倓(子靖)、胡国梁(岑仙)、王廷祉(和廷)、左宗澍(霖苍)、曹典球(耔谷)、唐健等百余人,均乘船先至岳阳。当楚同舰至岳阳城陵矶时,英国海关升旗(是时海关尚未收回自主)英国兵舰亦升旗鸣礼炮致敬,陈家鼐一时兴高彩烈,手舞欢呼,失足堕水,幸被水手救起,未遭灭顶。舰抵岳阳,泊洞庭湖滨,已近下午三时半,欢迎人等一一登舰与克强先生握手为礼,并将陈家鼐堕水事告知,克强先生对陈再三致慰问之意。
须臾斜日西沈,炊烟送晚,洞庭秋月,倒映波光,君山当前,岳楼在望,钟声夜半,响达客船,此景此情,迄今回忆,历历如在目前。最夜,克强先生于楚同作卅九初度七律诗一首云:(先生生于九月十六日)
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风歌好不如归,
惊人事业随流水,爱我园林想落晖;
入夜鱼龙都寂寂,故人猿鹤正依依;
苍茫独立无端感,时有清风振我衣。
克强生生嘱鲁交各报发表,和诗者甚多。鲁亦步韻云:
革命成功在革非,万民翘首望公归,
元戎慷慨吞胡羯,大汉旌旗映月晖。
浩气本从南岳出,众星都向北辰依,
我惭座上为狂客,睥睨干坤一布衣。
克强先生笑谓鲁曰,还有诗否,立赋七绝云:
借得唐人诗一句,洞庭秋水远连天,
中流自有擎天往,明月多情照客船。
次晨天未明而启航,由岳阳至长沙,三百余里,逆水上行,舰虽快,三十一日上午十一时始到达,沿河两岸,人山人海,比肩接踵,拥挤不通,礼炮与爆竹之声,不绝于耳,光复之初,人心振奋,一时盛況,可谓空前。其大西门码头,欢迎牌楼联云:“功盖天下,誉满寰中”。长沙第一女师附属小学幼稚班亦参加欢迎行列,谱出欢迎歌曲。人群不下七八万人,一时三十分,黄先生抵岸,舢板升炮二十一响致敬,都督谭延闿登舰迎接下舰,并同入城,沿途民众肃立行礼,欢声雷动,克强先生分别答礼致谢,在行辕休息片刻后,即往教育会坪,出席各界欢迎大会,首由仇鳖略致欢迎词,克强先生即席讲话,略谓:余去湘已八年,今日承父老兄弟之欢迎,予心滋愧。但予尚有许多话与父老兄弟一谈,今日为时过迟,又地方大不能听之明晰,予居湘尚久,俟异日徐谈论,今日道谢而已。词毕即应各界公宴,场面盛大宾主尽欢。克强先生在长沙期间,应酬频繁,走谒者络绎于途。并曾先致祭大汉烈士祠及秋瑾女侠。适赵师长恆惕举行结婚典礼,克强先生亦亲往致贺。重回明德学堂访问,受到全校师生热烈欢迎。旋赴萍乡安源湘潭等地,调查矿务,拜访粵汉铁路公司督办谭人凤、湖南实业署长杨荣、及工商部代表余煥东等人,告以开发湖南,各界为纪念克强先生开国勋绩,特改小西门德胜街为黄兴门,坡子街为黄兴街,克强先生谦抑为怀,虽表示辞谢,但湘人仍维持原议,沿用甚久。
迄至十二月十六日,克强先生始在各界热烈欢送声中,离湘赴汉,就任汉粵川铁路督办。因须受交通部管辖与原议不符,旋即请辞。
民国六年四月黄公在湘国葬经过
克强先生不幸于民国五年十月三十一日因病在沪逝世,元勋顿失,举国同悲。时蔡锷正在日本就医,闻耗痛哭,挽以联云:“方期公挽我,不期我悼公,国事回思惟一哭。未以病为忧,竟以忧成病,此心谁与寄同情。”十一月八日,蔡锷以国事忧病交加,逝世于东京(时年三十五岁),与克强先生逝世相距仅八日。总统黎元洪先后颁令抚卹褒扬,同时参众两院会议先后通过举行国葬。民国五年十一月、十二月,黄蔡二公灵柩,分别自日本东京及上海运抵长沙,蔡柩先到,停测量局,故先追悼举行国葬。黄柩后到,停又一村教育会,事先由内务部长会同湖南省长,筹备黄蔡二公国葬事宜,省长公署乃邀集各界组织筹备会,会址即设教育会,计分总务、典礼、布置、招待、新闻等五组,鲁荡平时任长沙民国日报社长,被推为新闻组主任,各方悼唁函电及挽联,均归新闻组发表并编辑。
民国六年二月二十四日,湖南各界举行追悼黄公大会,淒风苦雨,倍见哀戚之状,灵堂悬挂各界挽联甚多,各界挽联云:“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举国云云,功在宇宙;两行泪,千行泪,万行泪,无言默默,痛哭英雄。”国父孙先生挽云“追维吾党,痛失良朋”。黎元洪总统挽云:“气壮山河”,又云“成功卻只身萧散;大勇那知世险夷”。省长谭延闿挽云:“当世失斯人,几疑天欲亡中国,遗书犹在箧,此行吾愧负平生”。章炳麟挽云:“无公则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并为撰墓志铭曰:
南纪维衡,上摩玄苍。厥生巨灵,恢禹之疆。发自南楚,命畴大荒。行师龙变,闽开不常,广宣汉威,莫我抗行。十叶之虏,李炊而僵。国难未艾,神奸犹狂。元勋中圯,何天之盲。中兴虢虢,宠赂犹章。頩怒歕血,瘼此献萌。死为鬼雄,以承炎黄。
当日举行公祭时,黎元洪总统特派段廷珪康才质代表致祭,省长谭延闿率各机关文武官员主祭,其他机关团体学校均有代表参加公祭,礼仪隆重,备见哀荣。
二十五日上午八时,黄公出殡,全城下半旗志哀,自又一村出发,谭省长率文武官及各省代表各国使领,均著礼服,军警学生,工商各界,一律佩带素花,手持小白旗,送殡执绋者,途为之塞,莫不含哀垂泪,其感人之深,已可想见。时湖南陆军第一师师长赵恆惕,第二师长陈复初,均骑白马著陆军礼服,率部分两路渡湘江,各省代表,各国使领及黄公亲属与党中同志,各团体领袖及地方耆宿等,由大西门过河,警察、学生、工商各界,则由小西门过河,参加国葬行列者总计达十万人之众,高唱挽歌云:
一声霹雳兮,震动万方,噩耗传来兮,云暗三湘,互古一人兮,继起炎黄。推翻帝制兮,建民主新邦,功垂亿世兮,史册流芳,礼隆国葬兮,天下悲伤。
当时长沙附近船只,一律调用,船搭浮桥,人趋渡口,悠悠湘水带恨长流,岳麓山,含愁罄雾,春花溅泪,啼鸟惊心,痛悼元戎,有如此者。十一时到达墓地,鸣爆下葬,典之隆重,无以复加。鲁荡平曾有“浣溪沙”一词悼之云:
岳麓山头唱薤歌,黄公逝后又松坡,伤心国事正磋跎。黄土一坯人事尽,青山千古泪痕多,英雄无命欲如何?
政府迁台后举办各种纪念黄公活动与出版情形
中央政府迁来台湾后,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以本党革命先烈先贤为数众多,如须纪念,则几乎每年每月均有,实非当前人财力所能办理,因是决定原则,遇先烈先贤百年诞辰或其他重要节日时,始举行纪念活动,(包含纪念会、座谈会、展览会等节目),为纪念克强先生,曾举办下列活动:
一、民国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台北市各界人士举行克强先生逝世四十一周年纪念会,由于右任,徐傅霖、张知本、何成濬、黄少谷、黄季陆、黄杰等五百余人,出席公祭,讲述史实及其思想的心得,并以中外史料相印证。于右任特书“白头思君子,黄花吊战场”联语,最为雅健动人,何成濬,赵恆惕代表各界宣读公祭文,亦极沈痛。
二、民国五十五年十一月五日,中央党史委员会,在公路党部礼堂举行黄克强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会,由罗家伦主持,邀请吴相湘教授报告黄公生平。
三、民国六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克强先生百年诞辰时,中央委员会扩大举办纪念活动,曾于台北市中山堂举行纪念大会,邀请长沙黄杰将军,以“黄克强先生的行谊与风范”为题,发表讲演,同时分别举行座谈会及展览会,并发行纪念专刊,各报多刊出纪念专文。
四、民国七十年台北市湖南同乡会,在台北市汀洲路建筑会所定名为克强大楼,以二楼辟作克强堂,作为湖南同乡约五百人集会场所,并树立克强先生铜像一座,当时曾由中央委员会商请行政院补助新台币百万元,以供克强堂充实设备之用。克强大楼落成之日,曾由湘耆黄少谷黄杰剪彩,黄振华女士为克强先生铜像揭幕,并由党史会主任委员秦孝仪以“雷雨湘江起卧龙——黄克强先生之功业”为题,发表讲演。同时党史会亦提供有关克强先生专书及图片多种,以供克强堂公开展览之需。
五、民国七十四年十月,克强先生一百一十岁冥诞,党史会商请台北市湖南同乡会提前于九月四日上午十时在该会克强堂举行纪念会,由该会理事长陈大榕主持,邀请国史馆馆长黄季陆报告克强先生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到场党政机关首长及湘籍人士共二百余人,黄先生女公子黄振华女士在场答谢。党史会并在场提供有关书刊图片,陈列展览。
六、民国八十年五月三日,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为纪念建国八十周年,特举行以“民国开国人物与政风”为主题之系列讨论会,由国史馆馆长瞿韶华党史会主任委员李云汉分别主持,首场讨论会即由李云汉主讲:“黄兴与民国开国”。
七、八十一年五月九、十两日,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与美国黄兴基金会联合举办“黄兴与近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参加中外学者九十余人,提出论文二十一篇,克强先生二女婿薛君度教授亦由美来台担任研讨会副会长,并发表专题讲演,会后编印论文集分赠各界。
八、党史会每逢中央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委全会时,即在会场布置展览场地,陈列大批先烈先贤(包含克强先生在内)图片书刊史料,以供开会期间出列席人员参观。党史会并在国父纪念馆及阳明山办公处(阳明书屋)设立经常性专柜,陈列克强先生等图片事蹟遗物,长期供人瞻仰。
四十年来,党史会为阐扬克强先生功业,曾陆续编印下列各书
1.《黄克强先生全集》精、平装本
2.《黄克强先生书翰墨蹟》,罗家伦主编 线装本
3.《黄克强先生传记》,陈维纶撰 精、平装本
4.《黄克强先生年谱》,李云汉撰 精、平装本
5.《黄克强先生纪念集录》精、平装本
6.《黄克强先生上国父革命计画书》平装本
7.《雷雨湘江起卧龙——黄兴的故事》平装本
8.《剷除世界一切障碍之使者——黄兴传》,白慈飘著平装本
9.《中华民国名人传——李云汉著“黄兴传”》精、平装本
其他革命史料包含克强先生事蹟者,计有四十种之多。至坊间出版品最著者如:
1.《民国风云人物:“黄克强——百战功高名震中外的革命英雄”》,蒋君章著,三民书局出版。
2.《民国百人传》,吴相湘著《开国元勋黄兴》,传记文学社出版。
3.《黄兴评传》,左舜生著,传记文学社出版
4.《黄兴传记》,刘揆一著,帕米尔书局出版
5.《黄留守书牍》,吴砚云著,文星书局出版
有关研究克强先生盛德伟业之书籍与论著,浩如烟海,不胜枚举,益见国人对此一代伟人之尊崇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