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何绍基书法
作者:楚客
【摘要】何绍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博涉群书,淹通经史,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他的书法早年学颜真卿,中年极意六朝碑版,晚年上溯周、秦、两汉古篆籀分隶,皆心摹手追,综合百碑,兼收并蓄,融入行楷,自成一家。与他同时代中兴名臣曾国藩赞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渠意皆欲有传于后,以余观之,字必传于千古无疑矣”。
  何绍基(一七九九——一八七三),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博涉群书,淹通经史,尤精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他的书法早年学颜真卿,中年极意六朝碑版,晚年上溯周、秦、两汉古篆籀分隶,皆心摹手追,综合百碑,兼收并蓄,融入行楷,自成一家。与他同时代中兴名臣曾国藩赞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渠意皆欲有传于后,以余观之,字必传于千古无疑矣”。

何绍基逝世距今已有一百一十年,他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还是书法,其他成就不免被书名所掩。何氏在书法上造诣高深,固然由于他的天分学力起着决定作用,但也应当看到他的家庭、出身及其阅历和师友间的交往,尤其他所处的时代出现的书法理论和艺术潮流,对他产生了极深刻的影响。

何纽基擅长各体书法,真、草、篆、隶无一不精。他的篆书出入周秦籀篆,用笔道劲,古拙而有奋趣。他在隶书方面下的功夫比任何人都很深,临遍汉碑,融合众碑之长,遗貌取神,再加上己意,写出的字,用笔空灵,变化多样,初看似乎很潦草,细看其实是一丝不苟,大气磅礴,非常生动。

他的楷书,混合了颜法和欧阳通的道因碑、黑女碑的神韻,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仿,无妙不臻,力厚骨劲,气苍韵遒,所谓“道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显示出驾驭線条的高度技巧与才华,既有唐人法度,又有六朝的风骨。

他的行草得颜真卿笔法,可以说是冠绝一时,尤其于鲁公的争“生位帖”、“祭侄稿”、“裴将军诗”写得非常传神,圆润遒劲,老苍之至,飞动跳越,纵横跌宕,如天花乱坠,不可捉摹,有一种翩翩欲仙的姿态。艺评家说他“具体平原”,可说是极其中肯,搔到痒处。

何绍基的篆隶作品主要在晚年,其行草可分早年、中年、晚年三个时期。早年作品,用笔秀润畅达,徘徊于平原、北海、山阴之间,右一股清刚之气。中年作品渐趋老成,笔意纵逸超迈,时有颤笔,大有“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超脫情趣。晚年作品说明了他在艺术上完全成熟,信手塗抹,字形参差不一,点画狼借,看起来漫不经意,正因为不是一意求工,这些作品大都散见于平日致友人的诗稿和西札,写来一派天真流露,尤见兴会,总统府唐国策顾问振楚先生最喜欢他这方面的作品,赞赏不已。

何绍基写字非常注意执笔和运笔的方法,曾独创一种回腕悬臂的执笔法,能合气力贯注于臂腕之间,如张长弓,每当一幅写完,总是汗流夹背。他运用这种一般人不常用的执笔方法写字,不知浪费多少气力与宝贵时间,结果还是将书写成,独得神奇的效果,巍然独立于清代的书坛中,创立了一种新的风格,不但牢笼百代,而且睥睨一世。

(选自七十四年元月书画家十四卷六期)


下载全文:
 
来源:《湖南文献》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