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曾公国藩论写字
作者:李佑增
【摘要】曾公为学,以义理、词章、考据,经济四者并重。为文主刚柔相济,奇偶互用,著有曾文正公全集,并纂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曾公所为文章,自成一格,且誉为湘乡派。
  吾邑湘乡,山川壮丽,地灵人杰。若论晚清人物,则应推“曾湘乡”,即曾文正公也。公讳国藩,原名子城,字涤生,号伯涵,嘉庆十六年(西元一八一一),诞生于湘乡白杨坪,卒于同治十一年(西元一八七二),享年六十有二。道光十八年,戊戌进士,授检讨,典试四川,累官礼部侍郎,咸丰初,丁忧在籍,督办团练,抗太平军,连复沿江多省,攻克金陵,封毅勇侯,为同治中兴功臣第一。历任武英殿大学士,直隶总督,两江总督,卒于官,赠太傅,谥文正,传见清史卷四百六。

曾公为学,以义理、词章、考据,经济四者并重。为文主刚柔相济,奇偶互用,著有曾文正公全集,并纂经史百家杂钞,十八家诗钞,曾公所为文章,自成一格,且誉为湘乡派。

曾公论书法颇具独见,对各派书家都有详论,包括王羲之、欧阳修、李北海、颜真卿、柳宗元、褚遂良、黄鲁直、郑板桥、米元章、赵孟頫等人,他不专师一家,认为作书有横有直,笔法不同。尝说:“思偃笔,多用之于横,抽笔多用之于竖,竖法宜努抽并用,横法宜勒偃并用,又首贵有俊拔之气,后贵有自然之势”。又说:“上取直势,下取横势,左取直势,右取横势之法。大约直势本于秦篆,横势本于汉隶。直势盛于右军,暨东晋诸帖,横势盛于三魏诸碑,唐初欧公用直势,褚公用横势,李公则兼用二势”。

他自己习字用功很勤,尝自述云:“四十岁以前,在京所作之字,骨力间架皆无观,常自愧而自恶之。四十八岁以后,习李北海岳麓寺碑,略有进境,然业经八年之久,临摹已过千纸,故不能达成。近岁在军中,不甚思索,但每日笔不停挥,除写字及办公事之外,尚习字一张,不甚间断,专从间架事用心,而笔意笔力与之俱进,十年前胸中之字,今竟能达之腕下。

习字没有捷径,书法之成体,贵在坚毅,有恒。书法又能显示个人的品格,符铸云:“文正公其书瘦劲挺拔,欧黄为多,而风格端整,正如公之守正不阿”。玆敬制曾公同治元年八月所书“世事多因忙中错;好人半自苦裹来”竹刻。刊于木期文献封面,除请各位乡亲欣赏他苍劲的笔力之外,也仰体这两句联文中的含意,确是有“得”之言。另制“兰”、“竹”笔筒附刊,祈请批评指教!


下载全文:
 
来源:《湘乡文献》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