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教育家陈润霖先生传略
作者:吴相湘
【摘要】陈润霖先生,字夙荒,号立圆,湖南新化人,一八七九年十月十四日(清光绪五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六日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陈润霖先生,字夙荒,号立圆,湖南新化人,一八七九年十月十四日(清光绪五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六日逝世。享年六十七岁。

陈家贫,润霖十一岁丧父,母郜太夫人日唯以手工针線所得糊口。是年秋,伯父国卿公送润霖赴城廂书院就读,奋力向学,一八九八年考得秀才,伯父意欲润霖继续在家攻书,逐步向“举人”“进士”上进。嗣因戊戌维新运动起,粱启超在长沙讲学,湖南深受影响:兴新学堂,讲求时务,蔚成一时风气。润霖乃弃举业,负笈往长沙岳麓书院求学,与陈天华、杨伯笙并称“新化三傑”。又识宝庆蔡锷(松坡,见拙选“民国百人传”第一册),结为好友。对戊戌政变时殉难的三湘志士谭嗣同言行尤深敬佩。

一九○一年,润霖考取湖南省首次举办公费资送日木留学,即与胡元倓(子靖,见“民国百人传”第一册)等同行东渡。旋同入学东京弘文师范习教育学。在东京时耳目所接,得知日本明治维新以来教育发展概況。从此立志:回国后不入仕途,专心兴办学校培育人才。然对于日本教育精神为军国主义,并不赞成。

一九○三年,润霖先生回国返湘,即被任为常德府中学“监学”(教务主任),常德府知府朱忠懿兼任府中学监督(校长)。来学青年如朱经农等,日后甚多在国內教育界有优良表现。

张之洞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当时兴学风尚,而幼童仍赖家塾蒙馆习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等。湖南省政当局兴办岳麓高等师范、优等师范、高等实业学堂等,各县逐渐设立中学。全省只设小学八所,号称省立八小,另自这八小学中选优兴办高等小学。故一般研讨并未注意幼童基础教育,欲求达到研读科学“西学为用”,谈何容易。

润霖先生对乡邦教育设施如此,渐感不满。一九○六年,朱忠懿离常德府他调,润霖先生亦即辞职赴长沙,决心用个人力量兴办初级小学,租赁长沙北城民房一间作校址,一切校务及授课都一人全力以赴。最初招生七人即上课。订名楚怡学堂。

润霖先生认在古代楚国旧地湖南培养人材,以教育造福后世,乃人生最大乐事,所谓“惟楚有材①,怡然作育”,学堂命名,意即在此。润霖先生人生观与怀抱也由此显示于世。

自楚怡开学后,慕名而来的学生逐年增加。原租用民房已不敷用。乃改租储英源(地名)前云贵总督劳崇光故宅內房屋数间作校舍。其后几经周折,终于一九一四年将劳宅全部购买,从此即为楚怡学堂永久校址。

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湖南立即响应,三湘各界公推省谘议局议长谭延闿为都督,组织政府,谭特邀润霖先生出任教育厅长。而先生素无意于仕途。中华民国建立即辞卸厅长职,谭都督乃委任润霖为全省师范校长。嗣以湖南中、西、南部原有第一、二、三师范,故改全省师范之名为第四师范。润霖先生以增加师范学校是普及全省小学教育的根本,即釐定章程着手创办,认真招收学生,毛泽东、何叔衡等即于此时入学。不久,第四师范与第一师范合并,学生亦同时归并相当班次。一九一四年夏,何叔衡毕业,即被延入楚怡任教。

润霖先生从此不再担任官厅公职,对于学术团体职务如湖南省教育会会长、湘雅医学院董事长等,仍于主持楚怡校务之余努力以赴,以便集合三湘教育界同仁共谋改进故乡各级教育,并监督地方政治革新。

工业学校    尤具特色

一九一四年,湖南留日习工科的学生回国返湘,润霖先生乃创办楚怡工业学校,这是先生懍于国家积弱,必须培育工业人材,实行“工业救国”,以冀达到国家转弱为强、国民丰衣足食生活健康快乐的目标。秉持伟大目标,勤勉前进,不辞辛劳,四处奔走筹募经费,不十年间,楚怡工业学校终于奠定基础:于长沙城北“稻谷仓”购地建筑西式三层教学大楼一栋,供土木、机械、矿冶三科高等专业学生及初等专业职工班学生上课、实验、实习用。各种仪器、药品、机械及实习场等俱备。足敷三、四十人同时应用。

润霖先生创立工业学校,特别重视学以致用,主张工业教育要为生产建设服务,故教学计划特重实习课及实验课、测量课、制图课等,各在各科各年级每周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平日一、二年级学生在校內实习,毕业班则分别到工厂、矿山、公路实习,故毕业学生技术娴熟精到。而各科教师大多学成回湘的欧美日本各国留学生或湖南大学有关教授兼任。名师出高徒,自非偶然。故三湘工矿企业对楚工毕业生特别欢迎延揽。

谨按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国內私人兴学蔚成风气,然而私人能举办高等工业学校的,不仅湖南空前绝后,即就全国百也属罕见。润霖先生雄伟魄力勤奋不倦精神,终于十年有成实现素志。

革新发展    奋进不已

楚怡工业学校创建发展时,润霖先生对楚怡小学的革新发展尤不遗余力。

一九一八年,欧美教育思想、教育学说逐渐流行中国。润霖先生特自日文译本译撰“比利时之新学校”及“葛雷式教育”,以为改革教育的张本。对南京东南大学附属小学实验应用“设计教学法”讲授国语、算术及推行“道尔顿制”的效果,特别注意。嗣后东南大学为此设立暑期学校推广,润霖先生特派楚小教师黄德安东下研究学习。并于黄回校详细报告后,极力主张推行,聘任黄德安为研究部主任,主持改革。并扩建房屋,以便试行各种新教学法,且加办班级,容纳较多优秀少年学童入学。

当时改革办法是根据学生年力分别为三种:(一)一、二年级试行设计教学法;(二)三、四年级试行分科设计教学法;(三)五、六年级试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也可说即美国杜威教授倡“从做中学”。道尔顿制即按照学习进度,学生自己规划、自己学习。经试行一年效果显明,因创办“楚怡校刊”,报道实行新制情況,并设立暑期学校,以便长沙市各小学教师研究学习,逐渐将这新教学法普遍推行于各校。

当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邀请美国麦阿尔教授东来介绍“智力测验”,湖南省教育厅特派督学二人与楚怡小学研究部主任黃德安一同北上学习。黄返校后即采用商务印书馆新出的测验资料,于楚怡小学实行智力测验,以为施教与编级升降的参考。同时聘请北京高师毕业高材生匡互生等来楚怡任教。并根据北高师实验后编制的改进国语教学方案,在楚怡编制一套新课本。这是润霖先生采取“派出去”研究、“请进来”任教的办法,吸收新经验,改革旧教学方法。

一九二○年,润霖先生于楚怡小学高年级增设英语课,以便学生自幼开始毕习英语;企望学子逐年进步,奠立运用英语学习外国科学新知识的初基。

专科教室    多而且好

润霖先生为改革旧教育,实行新教育创造条件,大规模改建楚怡小学校舍,开辟各科专门教室或研究室,教学设备非常充实,且不断更新,可供学生五十人同时使用,为“从做中学”教学目标,提供良好的物质设备环境。如(一)自然科学研究室:教室讲授大都应用仪器演示各种理化原理。室內有大型圆桌一台,上课时学生围坐靜观致师演示与说明,再分别二人一组于小实验桌自习。使学生在增强感性认识后,从而加深理性认识。至于动物、植物标本,除购置外,并由教师带同学生自制。大型人体模型等俱备。(二)手工室:內设工作台及木工、金工工具。按教学进度,制作小型木器或塑造石膏模型。(三)美术室:设有图画板、活动写生架五十套、写生实物。春秋假日,教师率领学生郊游实地写生。(四)音乐教室:五線谱大黑板、钢琴、风琴、手风琴,各种管弦乐器及鼓号等齐全。(五)动植物园地:设于自然研究室侧近,划分有菜圃、花圃、小动物园、养鱼池等,学生组织园艺小组,按时栽花种菜,饲鸡、兔、鸟类。培植菊花品种众多,每年秋季举行菊花大会,入场券或售菊收入即作学校扩充经费。(六)医务室:备用常用药品,专门教师指导医务小组进行护理工作。(七)贩卖部:经营教学用品文具纸张,教师指导学生自己经营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及为同学服务情操。

体育活动    雨雪无阻

润霖先生深恶“东亚病夫”丑名,决心努力洗雪这一侮辱。故对小学生特别加强体育活动,重视发展学生身心健康。楚怡露天体育场设备非常完善:各种球场、田径赛场及器械操用具齐全。

一九一八年八月超,楚怡创刊“体育周刊”,报道国內体育活动新设备新消息,供全省中小学校教师参考。

一九二○年,更兴建规模宏大的现代化体育馆一座,馆內设有篮球场(也可作排球场用),器械操用爬梯、横梯、平衡木、单双槓、跳箱软垫等。馆內可容小学生一千人,有灯光设备,夜间可照常活动。并有一活动舞台,供学生游艺表演用,周末或放映电影供学生及家长观赏。稍后再将体育馆增高为二层楼房,上层增设二大型教室。又从楼上安装梭板一块直达地板。自楼上滑下快而且好玩,学生尤感兴趣。

当体育馆建筑之初,润霖先生已命庶务室将正门內学生朝会、晚会用的大厅改建为水泥磨光地面,并购置四轮滑冰鞋,供学生课余练习滑冰用。

楚怡拥有上述各种建筑与设备,各种体育活动乃得雨雪无阻,学生在四季气候中都可照常进行各种活动。这不仅是三湘各中小学所未有,即全国中小学能有如此设备的也不多见。一九八○年初楚小学生得在世界级竞赛荣获金牌四枚,是根基深厚所致。

一流教师    终身施教

楚怡小学物质建设设备逐渐充实时,各级各科教师经润霖先生本“五不”原则(不用私人,不循私情,不拉关系,不论派系,不收赠礼),完全按用人唯才唯贤标准,慎选于始。凡品德高尚、真才实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尤加器重。对于他校教学成绩昭著而又有意来楚怡任教的,先派教务主任前往听课多次,然后致聘书。同时,派研究部主任黄德安兼任省立男女师范及长沙县立师范“教学法及实习”课务,以便从中择优罗致师资。

楚怡小学教职员都知润霖先生终身从事教育决心,企望教师以校为家,将楚怡课务当作自己的事业,故对教师:一旦致聘,只要能称职又能尽职,尽可安心工作,不必担忧来年是否续聘。事实上:各教师如黃德定、陈奎生、王延闿、李应白、黎升洲诸先生都在楚怡长久服务,即工友胡汉民等在校服务逾四十年——楚怡教师、工友都住宿校中,每旦三餐,菜式內容员工都一样,故全校员工亲密团结,共同努力为教育工作。

润霖先生认定培养人才应从幼儿时开始,一九二○年特于小学內增设幼稚园。一九二三年,又于小学校舍后增设中学。至此,楚怡三校一园体制完成。统称楚恰学校,先生培养人才连贯一气的主张乃成事实。

省教育会    地方政治

润霖先生认识:国內政治社会变化与动向,尤其湖南地方政治社会隆污兴革,对教育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事实上:民国初年国內大势,绝不容许任何人得“关起门专心办理学校”。加以身兼湖南全省教育会会长,群伦心理及趋向,尤须时予注意。

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军势力逐渐南侵,湖南督军汤拥铭即袁爪牙。汤暴戾恣睢,任意杀人。湘人称之“汤屠夫”。袁将称帝时,各省先后群起反对,汤芗铭对润霖先生与胡南教育界著名人士胡子靖先生等,均有暗杀企图。陈、胡诸先生幸得走出湖南。湘境內驱汤运动,不久亦告成功。润霖先生等仍同长沙办学。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发生,三湘学校响应全体罢课。润霖先生以省教育会会长全力支持,且以楚怡学校名义捐款五十元作全省学生联合会工作活动费用。湖南督军兼省长张敬尧(北洋皖系小军阀)则对学生运动极力压制,严令侦缉局拿办。

润霖先生则以省教育会会长名义,特于长沙报纸发表快邮代电,肯定国內学生举动,“实激于爱国热忱,倘政府不谅其苦衷,学校将全体动搖”。且建议江苏省教育会召集全国教育联合会,推派代表赴北京请愿。同时,润霖先生更以省教育会会长名义具文忠告张敬尧“请通饬军警,对各校外出演讲学生,随时加以保护,以防意外”。七月七日,学生联合会大举焚烧日本货物。

当时,全国抵制日货运动风起云湧,三湘亦热烈行动,张敬尧反其道而行。加以张在湘二年暴政乱政层出不穷,于是,三湘各界驱张运动继起秘密边速展开。而张对抗日运动压制更甚。十二月一日,竟发生军警击伤学生数十人的惨剧。十二月六日,长沙公私立学校全体总罢课,表示严正抗议。张败尧竟召集各校校长“告诫”,当场指楚怡校长提倡新思潮不遗余力。润霖先生与胡子靖先生即席抗辩。翌日,长沙七十三所公私立学校教师宣布罢教,更进一步对张敬尧表示鄙视。张的暴戾手段也从此变本加厉。企图拿办各著名学校校长。楚怡校长尤为第一目标。幸友人密告治息,润霖先生于侦缉队到达前,迅速自楚怡后门走避湘雅医院院长顾福庆家再化装离湘。而楚怡教师何叔衡等则与各界代表前往衡阳与“爱国将军”吴佩孚(见拙撰“民国人物列传”)反张并联络湘军一致进行驱张运动。

一九二○年初,直皖两系军阀互讧,日趋激烈。驻湘直军吴佩孚等通电倒张。张敬尧处于內外交迫情势。六月十一日逃走。三湘驱张运动成功。润霖先生仍回楚怡学校积极推展校务。

对日抗战时,各省设立省临时参议会,润霖先生膺选为副议长,与议长赵恒惖(前湖南省长)合作领道群伦,为桑梓服务,黄德安出任秘书长,驻会佐理一切。润霖先生只于开会时出席参加,大部份时间仍在楚怡主持校务。

长沙大火    校舍全毀

一九三七年夏,日本发动侵华战争。长沙时遭空袭,省政府劝告民众疏散乡间。润霖先生不得已,决定将楚怡小学部、中学部迁移长沙河西区及湘潭,由秘书黄德安负责。工业部迁移新化县城郊外,星夜将图书、仪器、机器等设备,以及教职员工眷属暨其家财什物,僱用帆船数十艘运往益阳,再溯资江到达新化县城,得地方人士协助购得郊外白沙洲坎田山地,分别建筑房舍,供教职员工及学生上课与住宿用。一九三九年春季始业,工业部正式上课,弦歌与机器声交响,学生近五百人,大部份来自外县。盛況不减于长沙稻谷仓。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二日,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于日军进抵汩罗江北岸,竟张皇失措,下令自焚长沙城区,荒谬实行所谓“焦土政策”。于是长沙名城经三昼夜大火,十九毁尽。楚怡学校三部房舍自未能幸免。润霖先生数十年心血精力结晶,一日夕间全成火烬。原迁湘潭的楚怡中学部也被停办,小学部再度播迁后缩小规模维持课业。幸楚怡工业部得在新化立足继续教学。

湖南省政府新任主席薛岳(见拙撰“民国百人传”第四册)蒞任,长沙被毁各私立学校校长联合同往见薛,要求赔偿损失。经努力奔走交涉,终获如愿。润霖先生即将所得赔偿费在新化白沙洲,建筑两层砖房教学大楼一栋,一层结构砖造矿冶馆一栋,供战时教学用,且规划于抗战胜利,工业部迁回长沙后,白沙洲永久性房匿作为工业部分校,继缤办理,企望多为国家培植工业人才。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是年冬,润霖先生以老病之身冒严寒自新化遄往长沙视察楚怡学校三部校舍旧址,并与校友会及留居长沙的楚怡秘书黄德安共商复校方案。商定以后启程回新化工业部筹划一切。不料,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六日,终以忧愤伤感过度于资江舟中逝世。教职员遵遗命将工业部、小学部迁回长沙,然已难复旧观。经校董会决议:将工业、小学分为两校:小学先后推先生之子志文、志刚②为校长,中学停办。并将小学所存瓦砾地基出租一部份,并另筹募捐款,在所存地基上新建红砖教学大楼一栋,新置教学器具,恢复上课。迄今乃得弦歌不辍。八十年来毕业学生近二万人。

——一九八七年一月二十八日于美国

(注一)“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是长沙西岸岳麓书院正门对联。这书院是北宋初(西历九七六年)在国內兴建的四大书院之一。宋代名儒朱熹、张栻等均在此讲学。历经元明清各朝以至民国相沿不变。湖南大学即利用原有地址扩充建设。

(注二)陈志文是润霖先生第三子,交通大学毕业,担任楚怡小学校长二年后,一九四八年出国留学,后得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历任美国各大学教授,现任加州美国国家实验中心负责人,著作“软性磁材料的磁学及物理冶金学”一书,一九七七年在美国出版,后又有欧洲版。今欧美两版均己再版。是书扉页刊:“献给我的父亲陈润霖——终生办学的教育家”。陈志刚是润霖先生长子,芝加哥西北大学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一九四九年,回国任楚怡小学校长,二年后移交他人。相湘二十年前撰述民国人物传略时,原计画曾受业的小学、中学、大学校长、教师都为之立传,嗣以资料缺乏,未能如愿。上年幸得与志刚、志文昆仲取得联络。近获得志刚及业师黄德安先生撰文,乃得写成是文,完成多年心愿。

(原载传记文学第五十卷第四期)



下载全文:
 
来源:《湖南文献》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