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1875—1907)是我国近代史上有较大影响也是辛亥革命时期重要的人物。在二十世纪初年革命形势急剧发展的风暴洗礼下,秋瑾迅速地成为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坚强战士。在她短暂的三十二年生涯中,由于史料记载的歧异,许多重要的事实至今尚存在争议。在这里,我们仅就秋瑾留学日本的有关问题,根据所接触到的史料作一点核实工作。秋瑾在日本留学的时间并不长,但这一段战斗经历,对她革命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所以搞清这一段有关的历史事实是很必要的。
秋瑾是何时去日本留学的?
秋瑾是何时去日本留学的?主要有1904年(甲辰)农历三月(也有说是阳历三月)和夏、秋各说。
陶成章和冯自由都说秋瑾是于甲辰三月东渡留学的。秋瑾在“甲辰南归”《题乐天词丈春郊试马图》的诗句有“白堤苏柳绿丝丝,”“三月莺花千里梦”,“长亭话别太匆忙”,“自携书剑去扶桑”等,说明这年春天她回到了浙江,并已决定到日本去留学。但事实上她并未于三月即动身,而是稍晚一些。根据一些可靠资料证明,秋瑾动身赴日的时间当在这年的夏天,约在阳历6月间。第一个主要根据是秋瑾自己的记载。秋瑾于1905年6月19日(五月十七日)从绍兴写信给她在京的大哥秋誉章说她离京赴日记有“一年之久”(这时她因筹措学费中途回国);同年9月12日(八月十四日)她在东京致秋誉章书又说,“妹赴东将年半”。后者“将年半”,还不很确切;前者“一年之久”是很明确的,说明秋瑾是1904年5、6月间赴日留学的。第二个根据是王时泽的记载。王是秋瑾留日时较接近的朋友,他先于秋瑾到日本,由于彼此意气相投,过从较密,他对秋瑾抵日的时间应该知道得较确实。王时泽说:“一九〇四年夏,秋瑾冲破封建樊笼,到日本留学”。此外秋瑾的好友徐自华在她写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里也写道:“甲辰夏,(秋瑾)乃东渡赴日本肄业。”他们的记载都可为上列秋瑾致秋誉章书的说法作佐证。
说秋瑾于1904年秋天赴日留学的有秋宗章《六六私乘》和徐双韵《记秋瑾》,他们的说法与上述秋瑾致秋誉章书中说的基本上是不一致的,即晚了一季度。如果说秋瑾是于1904年秋天赴日的,那么到1905年6月,秋瑾到日本不过八、九个月,她该不致于说成是“一年之久”吧!而到1905年9月,秋瑾到日本只有一年或将近一年,更不会把它说成是“将年半”的。
根据《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五次报告》,秋瑾是光绪三十五年五月到日本的,折合阳历相当于1904年6月14日至7月12日之间,应该说这个记载是较明确的,但还不够具体确切。近见日人樽本照根据与秋瑾一道赴日的日本女友服部繁子的遗作和《神户新闻》当时的报道,考订和核实了秋瑾是于1904年6月28日(农历五月十五日)与服部繁子、高桥勇一行由北京坐火车到天津溏沽,当天乘船往日本的。他们于7月2日到神户,7月4日到东京。
所以更准确地说,秋瑾是于1904年6月28日动身去日本留学,而于7月4日到达东京的。
留学期间秋瑾回国的问题
这个问题在时间上也搞得很乱,至今以讹传讹,很需要予以澄清。
秋瑾在留学期间,因王家拒绝对她接济,经济上很拮据,而她又经常慷慨资助别人。因此为了解决求学费用和经济上的困难,她曾经回国过一次。
关于秋瑾这次回国的和重往日本的日期,陶成章的《浙案纪略•列传三秋瑾》提到甲辰冬他在日本与秋瑾认识后曾应秋瑾的要求,写了两封介绍信分致蔡元培和徐锡麟,但并没有明白指出秋瑾于什么时候回国和再去日本。有的同志便据此误解为秋瑾于“1904年冬曾由日本归国省亲,次年春始赴日本。”同时徐双韵《记秋瑾》一文也说“1904年农历年底”秋瑾回国筹措学费而到“1905年春初,她便只身二次赴日”。因而有的《秋瑾年谱》的编者便认为秋瑾于1905年1月曾经“回国一行”。还有的秋瑾传记写道:“(1904)年底,秋瑾回国筹措学费”,1905年春,复去日本。这些都不确实。
关于这次回国的时间,秋瑾在1905年一封致秋誉章的信上说“妹因师范尚未开班,大约四月开学,暑假不放,故于近日归家一行,……”。这封信没有填具写信年、月、日,原信封上本有发信日期与邮戳可以辨认,但又被收藏者错套或丢失了。按实际情况看,估计这信是在1905年1—3月间寄发的。秋瑾在这封信中说,“大约四月开学”所以准备即回国一行,以便在四月前重赴日本,但事实上,也许因开学时间延期,或是别的缘故,秋瑾至3月23日(二月十八日)还没有启程回国,这一天宋教仁还到秋瑾的东京寓所去与她晤谈过。现在还没有资料足以判明秋瑾这次动身回国的确切日期,但毫无疑问,秋瑾动身回国的时间是在3月23日以后,估计应在3、4月之交。因此,由国内重赴日本的日期,自然不可能是这年春天。事实上是一延再延,到7月间已经是盛夏了才真正成行。这在秋瑾给秋誉章的几封信中说得很清楚。秋瑾原来是准备5月底6月初(农历四月底)动身返日的,但因“欲运动一官费”争取绍兴“多去几女学生留学”而推延,结果未能达到预期目的,日本的学校又催促她回校,因而她于6月28日(五月二十六日)从绍兴动身,7月17日(六月十五日)在上海上船,到7月23日(六月二十一日)才抵达日本。
秋瑾这次回国,前后在国内逗留了三个多月,即从1905年春3、4月之交由日本启程回国,于7月17日由上海乘轮东渡。
关于加入同盟会的日期
秋瑾于1905年7月23日重抵日本后,除在青山实践女校学习外,主要参加了两项重大的革命活动。其一是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并被推任为同盟会评议部的评议员、浙江省的同盟会主盟人(或称分会长),发展了不少浙江省籍的同盟会员;其二是参加了反对日本文部省公布的《取缔清朝留学生规则》的斗争。
关于秋瑾加入同盟会的情况,冯自由在《鉴湖女侠秋瑾》,王时泽在《回忆秋瑾》中都作了具体叙述,秋瑾是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的东京寓所内加入的,但对秋瑾加入同盟会的具体日期都说得不大确切,即“同盟会成立半月后”加入的。其实,据同盟会1905—1906年会员名册,上面写得清清楚楚,秋竞雄即秋瑾是于1905年8月27日(乙己七月二十七日)加入同盟会的,即同盟会成立后一星期入会的。秋瑾是一个革命的有心人,“喜欢结纳革命志士,交游甚广”,又“素热心于办事,凡开会时,彼如有可到会之资格者,无不到;凡革命党秘密会之有可入者,亦无不入”。
这年7月30日在东京举行的同盟会筹备会议和8月20日同盟会正式成立大会,秋瑾由于返日旅途劳累,卧病不起,都没有参加,但她于同盟会成立一周后,即加入该会组织。有的资料说秋瑾参加了8月20日同盟会的成立大会,并于大会上与孙中山、黄兴、冯自由、蒋尊簋以至蔡元培、章炳麟甚至徐锡麟等一起加入同盟会的,显然是不确实的。
在秋瑾加入同盟会后两个多月,日本文部省应清政府的要求于11月2日颁布《取缔清韩留学生规则》,秋瑾便积极投身于抗议“取缔规则”的斗争,以致被实践女校勒令退学。1905年12月下旬为瑾由日本回国,1906年2月回到绍兴,关于这段史事,一般史料记载大致相符,这里从略。
总计秋瑾自1904年6月至1905年12月,在日本留学一年半多一些,其间回国一次三个多月,实际在日本只一年三、四个月。然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秋瑾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演习和锻炼,经历了不少政治斗争的风波,为她回国从事实际的革命宣传和组织发动进行了必要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