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陈嘉言传
作者:
【摘要】陈嘉言(1851—1934),字梅生,清咸丰元年二月初一生于衡东霞流镇平田村(后迁鹤桥)。父陈源字虎臣英年早逝。母张太夫人是进士、福建台湾府同知张学尹之女,博通经史工为诗文。陈嘉言三兄弟从母授学,光绪壬午中解元,与胞兄毓光同榜,光绪已丑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陈嘉言与胞兄毓光、毓昌,堂弟陈鼎、陈范,三人中进士,一人获军功,一人中举人,被誉为“五凤齐飞”,于朝野传为佳话。

        陈嘉言(1851—1934),字梅生,清咸丰元年二月初一生于衡东霞流镇平田村(后迁鹤桥)。父陈源字虎臣英年早逝。母张太夫人是进士、福建台湾府同知张学尹之女,博通经史工为诗文。陈嘉言三兄弟从母授学,光绪壬午中解元,与胞兄毓光同榜,光绪已丑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陈嘉言与胞兄毓光、毓昌,堂弟陈鼎、陈范,三人中进士,一人获军功,一人中举人,被誉为五凤齐飞,于朝野传为佳话。

        陈嘉言历任京畿道、江南道监察御史、工科掌印给事中、福建漳州知府。民国成立,受聘民国国史馆编纂,被推举为国会议员,旅京期间湖广会馆立第一界董事会,被推举为董事长。晚年回湘主持衡阳书院。

        陈嘉言为官清廉,至今为文史界所称道。清廷腐败时人作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陈嘉言为官数十年,反而卖掉了祖遗田租40石。他说:儿孙有用,置田做什么?儿孙无用,置田做什么?。陈嘉言任漳州知府近十年,三遇水灾,浚河筑堤,赈济以时,事必躬亲;课士兴学,督理警政,条理灿然。辛亥革命,闽垣宣布独立,镇道潜逸(下层和上层官吏逃遁),盗匪乘机抢掠,陈嘉言不顾个人安危,召集漳郡父老协商安抚事宜,听其自治,然后出安民告示曰:予愧无泽以加吾民,幸全城生命财物均无恙,今挂冠去矣,愿公等好为之,以俟新命。挂冠返湘贫不能成行,《漳州市志》记载:辛亥革命,陈嘉言向革命倒戈,出安民告示,自动去职,返湖南老家为民;将两个幼女卖了800银元作路费。漳州士绅乡民解囊相助方得以成行。还乡途中惟一舟明月,半船书籍,他坦然赋诗:莅位九州越十年,愧无德政慰先贤。清风两袖常随我,不负闾阎不负天。《离任福建漳州知府》

        千里飞归似塞鸿,家园将近迫残冬。远携沧海千山月,来泊昭潭半夜钟。是处枌榆满乡社,何时斥堠罢边峰。东陵明岁瓜田守,故国新添一老农。” “乱后还乡贫亦乐《辛亥冬自漳州弃印还湘舟泊昭潭》既抵里门,陈嘉言,卖文鬻书,以易薪米,更多沉浸诗书或作浮云野鹤之游,自诩锄茶老甫

        陈嘉言思想开明,倾向科学民主,支持民主革命。1914年,湘学泰斗王湘绮任民国国史馆馆长,聘陈嘉言为编纂,时袁世凯阴谋称帝,遣人以二万金请他写文劝进,被他严词拒绝;

        陈嘉言在《衡山正气集》中錄蹈海烈士杨毓霖《祭刘君道一文》与孙中山等一起讴歌民主革命先驱刘道一。(杨毓霖,字笃生,长沙人,领导了一系列针对清王朝权贵的暗杀活动,策划广州黄花岗起义,闻起义失败,痛心疾首,投海以身殉国。)陈嘉言说笃生年少,美才三湘,杰出也!。陈嘉言与同盟会首义烈士刘道一,及其兄刘揆一(字霖生)是姻亲世交,刘道一被害,如陈嘉言在《刘烈妇传》中所叙,霖生……以己子为弟立后。而陈嘉言则将孙女陈佩珉许配给霖生过继给刘道一为子的刘孝光;

        陈嘉言的长女陈云凤是革命烈士夏明翰的母亲,陈嘉言是夏明翰的外祖父,夏明翰就义前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陈云凤与父亲一脉相承,思想开明,倾向科学民主,着意培养儿女们的爱国思想,支持儿女们参加爱国斗争,1928年,陈云凤的4个子女,明霹、明震、明翰,明衡,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相继献出了年青的生命。夏明翰临刑前写给母亲的诀别信中满怀深情地说:亲爱的妈妈:你用慈母的心哺育了我的童年,你用优秀古典诗词开拓了我的心田……,在我和弟弟、妹妹投身革命的关键时刻,是你给我们精神上的关心,物质上的支援。

        陈嘉言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年青时湖湘名宿,如郭玉池、刘蕴斋、王湘绮等多与之有交谊。陈嘉言善诗文,著有《锄茶老圃诗抄》八卷。远携沧海千山月,来泊昭潭半夜钟。”“多谢江干梅万树,汉阳相送到长沙。等名句在闽湘两地传诵;国势积弱,外辱日炽,甲午战败,清廷割地赔款,此后陈嘉言上任漳州与台湾隔海相望,他的长诗《木棉庵行》道出了他的爱与恨,他的愤怒;奸臣取国不失国,失国之朝无一策,矛头直指清王朝,《木棉庵行》在海峡两岸传抄。在北京新近出版的《湖广会馆志》录有他的《端午公祭屈子漪澜堂即席》等多首诗及文字。衡东平田陈氏五修(1892年)、六修(1920年)族谱皆由他作序。

        陈嘉言工书法,秋瑾有《上陈先生梅生索书室聯》:如雷久耳右军名,问字愁难列讲庭,欲乞一聯绮丽笔,闺中曾读养鹅经。如雷久耳,可见他的诗文书法名声之大,近年在荣宝斋,及书画拍卖市场上还可见他的书法作品。

        陈少梅被画坛誉为唐寅以后第一人。陈少梅,讳云彰,以字行,陈嘉言第五子,陈嘉言辞官回乡时少梅三岁,他把少梅带在身边,叨陪鲤对,督导他研读诗文经史,学习书法絵画,携拎他寻壑登丘足迹遍洞庭衡岳名山大川,使陈少梅自幼即受到很深的文化教养,(启功《陈少梅画集序》)颖异而发奋的精神和丰厚而博雅的家学,使他卓尔不群,脱颖而出。(范曾《众芳所在论少梅》)

        此外,平田陈氏、陈嘉言和他的许多近亲在近代历史上还书写了多个第一。陈嘉言的堂弟陈范,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报人之一,办《苏報》,聘章士钊为主笔,章炳麟、蔡元培为撰稿人,刊登邹容的《革命军》,是宣传反清革命最早的报纸;陈嘉言的姪女陈撷芬,号楚南女子,1899年创办《女报》,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女报人;陈嘉言的姪女陈衡哲,笔名莎霏,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个女作家,任鸿隽、陈衡哲伉俪与著名学者胡适在文坛上有三个朋友之称。陈衡哲是清华首批留美女生,19176月,发表白话小说《一日》,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1920年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

        平田陈氏、陈嘉言和他的许多近亲对民主革命和中华文化做出过杰出贡献。1934420日,陈嘉言病逝,葬于衡东城关镇鹤桥村。当时的湖南,以及福建省军政要员何鍵、李觉、鲁涤平、刘建緒、曹伯文、张开琏等賦诗题词,熊希龄、萧荣爵、赵啟霖、夏壽田、郑家漑等撰写了《衡山陈梅生太史事略》。今衡东城关镇鹤桥村依山傍水有陈嘉言故居遗址,苍松翠竹掩映的池塘、古井依然完好,陈嘉言墓,以及其父陈虎臣、母张太夫人合葬墓,位于故居遗址后方右侧陈氏祖山之上。

下载全文:
 
来源:http://www.hengdong.gov.cn/hengdmh/hdmh/gmz/Hdmrgm/3149dab4-9bdc-4f96-8585-17c86d1e8f8d.shtml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