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必应之于同声,道固从之于同类”。(唐·骆宾王语)“卅年名姓动王侯”的湘皋先生,同时也是一位崇拜乡邦耆宿惟恐或后的道德长者。先生所极力推崇的新化前贤,最为突出的要算孙白沙、吴建轩、吴兰柴、曾云溪和杨荪圃五位。所以,他在《南村草堂诗抄》中,就有一篇《五君子诗》,是专门为颂赞这五位前辈而写的。
居五君子之首的是“孙白沙明经”。湘皋先生对这位“生平负气傲岸”因科场事滴往辽西,四十年而后归,“无以为家”、“使酒骂座”,结果客死广西的穷困诗人,深刻地给予个性捕写:“神龙性难驯,怒隼羽易锻。咄哉白沙翁,豪气横当代”。尤其在结尾时说其“险语厌众同,狺声起群吠。生此百炼纲,片片堕云碎”。令人读之,潸然泪下!
第二位“吴建轩进上”,是位“于书无所不窥”,“尤精天官星算推步之法”,然“性迂缓”,曾官岳州教授,晚授新泰知县,只三个月,为墨吏所害,赔累巨万,穷老以终的长者。邓先生在惊叹他“奇文收昔遁,快义发新睹。测天规羲和,步地隘章竖”之后,不禁为他“官为午梦残,债可恒沙数”的冤屈大鸣不平。
第三位“吴兰柴明经”,是吴建轩的同母弟,“才气横逸不可一世”,其近体诗被名人誉为“七字长城”。然老于场屋,为监司所辱,发愤而卒。湘皋先生将之比作“猖狂阮步兵,潦倒稽叔夜”。颂扬其诗“生平千万篇,空作黄河泻”;却遭“多才犯众忌,矧乃肆狂骂”。
第四位“曾云溪别驾”,则是一位“男儿誓捐驱,慷慨办一死”。“英英别驾君,杀身报天子”的国殇似的英雄。因为守城不敌而英勇全家殉国。先生此诗结句:“尚闻振臂呼,死当为厉鬼”,为忠烈者赞叹不已。
第五位是个穷愁潦倒,“屡厄礼部”,嘉庆戊辰大挑二等,当得教职,归途,因患痢疾卒于安化之马辔市,而吏部已选他为浏阳教谕,告身(任命书)与灵柩同日抵家的举人——“杨荪圃孝廉”。湘皋先生说他“卓哉关西翁,豪气志不挫”,“平生五千卷,无补一日饿”。而自己“作志我无难,谀词公所唾。呼嗟死后责,欲语悲无那!”表现了对这位前辈不幸遭遇的极大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