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左文襄轶事
作者:天亶
【摘要】左文襄之初舉秋試也。禮部報罷回籍。佗傺甚。館醴陵書院山長。修脯至微。幾無以自給朝夕。時安化陶文毅公。方督兩江。乞假回籍省墓。
  左文襄之初舉秋試也。禮部報罷回籍。佗傺甚。館醴陵書院山長。修脯至微。幾無以自給朝夕。時安化陶文毅公。方督兩江。乞假回籍省墓。是時輪舶未通。吴楚往來。皆遵陸取道江西。文毅聖眷方隆。奉優詔馳驛回籍。地方官吏供張悉有加。醴陵爲贛湘兩省孔道。縣令特假書院爲行館。囑文襄撰書楹帖。其上房之聯曰。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千子弟翹首公歸。印心者。文毅家有古石一。其形正方。名之曰印心石。故文毅齋名即以印心石屋名之。召見時慕陵從容詢及也。文毅覩楹帖。擊節嘆賞。問縣令孰撰此者。令具以文襄名字對。即遣輿馬迎之至。談一日夜。大洽。立延入幕府。禮以上賓。文毅得子晚。時其公子尚在髫齡。而文襄有一女。年與相若。文毅一日置酒邀文襄。酒半爲述求婚意。文襄遜謝不敢當。文毅曰。君毋然。君他日功名必在老夫上。吾老而子幼。不及覩其成立。欲以教誨累君。且將以家事相付託也。文襄知不可辭。即慨然允諾。未幾。文毅騎箕。文襄經紀喪事。絜公子返裏。親爲課讀。且部署其家事。内外井然。如文毅在時。陶氏族人。欺公子年幼。群謀染指。幸賴文襄爲之禦侮。得無事。文毅藏書綦富。暇日遍讀之。學力由是日進。一生勛業。蓋悉植於是時也。

文襄之捷秋試也。與同年生湘潭歐陽某。同舟北上。一日文襄伏幾作書。歐陽生詢其何事。則以寫家書對。俄頃舟已泊。文襄匆匆登岸縱眺。書稿置幾上。尚未緘封也。歐陽生因取視之。書中歷叙離家後情事。了無足怪。惟中忽叙一夕泊舟僻處。夜已三鼓。忽水盗廿餘人。明火持刀。破窗而入。以刃啓卧帳。已則大呼殺賊。拔劍躍起。力與諸賊鬥。賊皆披靡。退至艙外。已又大呼追之。賊愈不能支。紛紛躍入水中。自恨未習泅水。致群盗逸去。不得盡執而殲旃也。歐陽生讀之大愕。自念同舟已十餘日。果有此事。己何以不知。如無此事。家書何等鄭重。斷不能子虚烏有。任意假造也。因召文襄從者問之。亦愕然無以對。未幾文襄徐步返舟。歐陽生正詢及舟子。皆矢言無此事。見文襄來。急以相告。文襄笑曰。子非與我同夢者。安知吾所爲耶。歐陽生曰。夢耶。何以家書中所言。又若真有其事。文襄笑曰。子實痴人。昨晚吾讀後漢書光復紀。見其聚昆陽之戰。雲垂海立。使人精神飛舞。晚即感此夢。乃悟前史所載戰事。大半皆夢境耳。安知昆陽之役。非光武偶然作夢乎。子胡獨責我以假爲真耶。信矣痴人之不可説夢也。歐陽生□然以退。此種議論雖新穎奇特。别具只眼。然亦太覺作僞。讀江都史繩之中丞念祖復程伯宇先生之一函。尤覺西埵功業。未必盡然。千載後恐難得當時真相也。

文襄夙以忠武自命。平時與友人函件。常署名曰今亮。故狂生之葛亮之所以爲諸。實非虚語。當吴縣吴清卿中丞督學陝甘。按臨蘭州時。適文襄甫肅清關内。方布置恢復新疆之策。清卿下車。觀風詩題。即以諸葛大名垂宇宙題。文襄聞之甚喜。次日班見司道。故問新學使昨日觀風。其命題云何。司道具以對。文襄撚髭微笑。不語良久。徐曰豈敢豈敢。自負如此。人多笑之。

恭將軍鏜赴西安將軍任。以孝欽後夙重左相。乃迂道謁之於甘肅。文襄設晏款之。酒酣。大言曰。昔聖祖高宗。戡定絶域。其時所用之將帥。皆駱駝耳。時材官十數輩。侍立左右。文襄指之曰。此輩亦駱駝也。稍重負便要落。(落音近羅湘語謂跪伏也)旋又自指。我亦駱駝也。然差勝彼輩。蓋能重負而不致謁蹶耳。恭口雖唯唯。心終不釋。迨後屢欲中傷之。苦無隙可乘。其魯莽性成。大言不漸尤如是。

文襄解江督任。乞假歸湖南。其婿陶往省起居。陶故文毅公之子也。文襄謂之曰。湖南出兩江總督三人。一即尊公。一曾文正。一即予也。然兩公皆有不及予處。予亦有不及兩公處。陶叩其故。曰。尊公惜未封爵拜相。文正侯相矣。惜未得疾終鄉里。此兩公之不及予處。予所不及兩公者。則無長髯耳。自滿自得。溢於言表。(按文襄狀貌與李壬叔先生相類)而所見殊鄙不足道也。

 


下载全文:
 
来源:《小说丛报》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