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11月29日,新中国的阳光开始照进阴霾的山城重庆,此刻,旧政权的最后两架飞机其中载有一个少年的一家急速离去。少年的李忠熙茫然凝视窗外的大地,他是多么希望投入曙光的怀抱,但此时只能无奈地随机飞去台湾嘉义。
李忠熙,1935年1月10日出生在湖南蓝田光明山李园,孩提时启蒙于国师附小,毕业于五属小学,初中始于赣风,辗转又在昆明的南菁及重庆的明诚两校就读,49年去台后,高中则毕业于台南一中,随后入台湾大学法律系,58年取得法学士,62年赴美,初涉异域,困难重重,经过几年生活的打拼和刻苦的努力,终于进入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原继续攻读法律,但后来因考虑到英美与我国法律系统不同,再者,学理工或许于国于己均更为适用,乃转往纽约圣罗伦士大学,改习电脑,由文法转理工,一切从头起,但藉凭他之毅力,经多年艰苦奋斗,66年获得硕士,并受聘于纽约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于教学之同时,他又继续进修,取得博士学位后,69年转往康州孟丘斯特学院,任副教授兼电脑系主任,80年升正教授并获终生教授资格。于教学期间,他亦曾组电脑咨询公司并出任总裁,且兼职担任'雷森'(Pawigaov及'施乐'(□公司顾问数年,于97年退休。
于教学之余,李教授亦好诗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祖国的激情,对故乡的眷恋,对台独分裂中国的痛斥。他虽身旅异域,而心系梦萦的,仍是自己的祖国家邦,他是位爱国爱乡的学者,一直关心国内的建设与发展,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的喜讯传出,他与学子们为之兴奋不已,彻夜狂欢。1980年国门初开,他便应当时中央电子工业部之邀请,首度携夫人及子女回国讲学探亲,迄今他已先后回国17次,并在上海、北京、天津、西安、石家庄、昆明、重庆等地义务讲学,并在家乡作过一次讲演,且获河北与陕西两省敦聘为电脑顾问;99年他第4度回乡时,亦承娄底及涟源市海外联谊会聘他任名誉理事、名誉会长;同年10月1日他应邀荣幸地出席了首都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大庆观礼。他的爱国热情,曾受到有关方面的赞扬;并曾受到江泽民同志的亲切会面与邀宴合影;他是国务院圈定载录的海外著名百名华人科学家之一。在美国亦有相当的知名度,84年1月10日,为欢迎当时的中国总理赵紫阳,应邀造访里根总统,他亦是受邀前往白宫,参与中美关系与台湾讨论会的五十几位华裔学者之一。
他为人平实、谦虚随和、平易近人、交游广泛、不忘乡音,每次回国,他所欣见乐道的是:国家的建设与进步及同胞生活品质的提高。他欣然命笔、龙飞凤舞、激情奔放;每当得悉一些贪污腐败的讯息,则为之唏嘘、痛恨;而一些天灾人祸则又令他悲痛难眠。他已六次回故乡探望,非常关心家乡的教育,特别是清寒而优秀的学生。2002年5月回乡时,两次专程往龙塘乡井边联校访问,并确定了十多名中小学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为帮扶对象。年月,他再次专程返乡去农村和一中看望了受助的学子,为学校添置文娱器材、课外书籍,并表示在有生之年一直捐助下去。
他最大的期盼是:祖国更繁荣、强大,同胞更幸福、安康,祖国能尽速完成统一大业。
附录资料:里根总统邀请函译文
白宫
华盛顿
1984年1月5日
尊敬的李博士先生:
诚恳的邀请您于1984年1月10日下午2点出席在白宫的简单会务,参与关于中美关系与台湾讨论会。
请于1984年1月10日下午2点到达宾夕法尼亚街号办公楼入口,我期待与您相见。
真诚的里根签字
里根联合指导办公室公众联络处
威灵顿李博士
曼彻斯特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