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朱九涛考》补议
作者:周育民
【摘要】罗尔纲先生《朱九涛考》一文(载《太平天国史记载订谬集》三联书店1955年版)正确地指出了朱九涛是天地会的一个首领,揭示了清朝官文书所载洪秀全曾师事朱九涛的荒谬。

    罗尔纲先生《朱九涛考》一文(载《太平天国史记载订谬集》三联书店1955年版)正确地指出了朱九涛是天地会的一个首领,揭示了清朝官文书所载洪秀全曾师事朱九涛的荒谬。但是,对朱九涛一案所反映的天地会与斋教的关系,罗先生认为主要是清朝官员如程矞采等混淆了天地会与斋教所致,本人不敢苟同。同时,该案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地方,在这里一并提出来请教罗先生与各位史学前辈。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不妨把湖广总督程矞采奏折所记左家发等供词部分抄录如下:

    “缘左家发即刘开三,又名刘沅泷,……素业眼科医理。道光三十年七月间,左家发由衡山县搭船出外行医,会遇同船之广东人李丹及湖北人张添佐。值李丹染患目疾,倩会医愈,遂相契好。李丹因述及广东旧有添地会现改为尚弟会,凡入会者互相帮助,兼可恃众抢劫,按股分赃,劝令左家发入会。张添佐亦在旁怂恿,左家发应允,即拜李丹为师。李丹随即给三圈印票数十纸,称为‘门牌’。告以内有上盖、中盖、下盖之分:上盖为天盘,中盖为地盘,下盖为人盘。粘贴门首,即知为同会之人,能免劫数。……凡发牌曰‘发货’,领牌曰‘开恩’。嘱令遇便劝人领买入会。又称伊会中另分黄、杠、白三家。广东老万山之朱九涛为黄家,住处设有忠义堂;李丹为红家;张添佐为白家,红、白二家仍听黄家统属,牌内印信即系黄家之印。又传授口决八句,歌云:‘金丹始祖洪启胜,洪英传授与丹隆。大明国玺高溪义,五祖留记教万宗。太极天图高悬挂,天书宝剑括斗中。要知原来真正义,八牛下世坐山宗。’时常念诵,可免灾患。又称伊会中人相见只以发辫由左盘右,将线垂下,便可认识等。”

    这份供词可以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它说明为什么会出现“洪秀全师事朱九涛”的谬传。如《盾鼻随闻录》卷五记载:“广东奸民朱九涛倡立上帝会,洪逆及冯云山先俱师事之,后因不能惑众,另立天地会,亦名三点会。”《平定粤匪纪略》卷一:“先是广东有奸民朱九涛倡上帝会邪教,亦名三点会,秀全及同邑之冯云山师之,旋以秀全为教主。”在不知道天地会中尚有“尚弟会”这一会名之前,对清朝官私文件中的这一记载的确是不可思议的。在我看来,其原因除了朱九涛与洪秀全都称太平王之外,还在于“尚弟会”与洪秀全的“上帝会”异字同音的缘故。从乾隆末年到嘉道年间,天地会首领为了逃避清政府的追查,变化会名是史不绝书的。尚弟会正是在天地会名目歧出的年代中出现的一个,又恰逢拜上帝会兴起之时,于是,由“尚弟会”与“上帝会”会名音同和“太平王”名号相同而附全出了洪秀全师事朱九涛的谬传。这会名相似和名号相同还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大量的天地会众把太平军视为自己的同伙,或加入太平军,或在各地起事响应,这就使得拜上帝会、太平天国与天地会的关系在局外人看来更加扑朔迷离了。

    第二,尚弟会并不是纯粹的天地会组织,它明显地带有斋教的色彩,主要表现在:(1)入会“门牌”分天盘、地盘、人盘三等,这在天地会本身的制度中是没有的。“天盘”、“地盘”之语,在民间宗教和迷信中却屡见不鲜。例如嘉庆八年白莲教徒蔡奉春对孙家望说:“此时是三个佛爷管天盘。先是燃灯佛管天盘十万八千年,坐五叶青莲台,名青阳会青莲教。燃灯佛管满,又是释加文佛管天盘,坐七叶红莲台,名红阳会红莲教;释加文佛管满又是弥勒佛管天盘,坐九叶白莲台,名白阳会白莲教。”为明清时代算卦职业者所袭用的郭载□《大六壬大全》十三卷中,将天干、地支刻制成“天盘”、“地盘”,上下转动对位来定吉凶祸福。在活跃于湖南、渗入两广的白莲教支派青莲教(斋教)教徒加入天地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把白莲教的教义、术语带入天地会中。嘉庆八年,福建人李凌魁创立的阴盘教、阳盘教也是一个例子。乾隆四十八年李凌魁拜江西人吴子祥为师入教,得授《恩本经》,后又加入天地会。嘉庆八年李创立阴盘教、阳盘教,规定凡入阳盘教者,传给天地会手诀、口号;入阴盘教者,令吃斋诵习《恩本经》。他已经开始把天地会与秘密宗教结合起来,大大丰富了民间秘密结社的内容和形式。尚弟会采取“天盘、地盘、人盘”等名目,这显然是民间秘密结社、教、会合流的另一种方式。

    (2)从歌诀内容看,也有很浓厚的斋教色彩。如“金丹始祖洪启胜”、“太极天图高悬挂”等等,这是天地会文件中所没有的东西。所谓“金丹”、“太极图”等,都是民间宗教中炼功运气常用的术语。炼气功是民间宗教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白莲教系统的青莲教、罗教系统的老官斋教等同样十分重视,有的记载直接把青莲教称为金丹道。如青莲教徒范依果在道光二十四年劝戴理钊入教,“范依果书立无生老母牌位,令戴理钊礼拜讫,传授坐功运气道理,并送玉皇心印等经。”郭建文(即刘仪顺)劝古魁连入教,“写立无生老母牌位,令古魁连礼拜毕,教给坐功运气道理,嘱令时常习练。”罗教的修道方式也是“三更静夜,咒诅盟誓,以密传口诀。或紧闭六门,握拳拄舌,默念默提,救拨当人,以出苦海”。至于认为歌诀“时常念诵,可免灾患”以及入会之后“能免劫数”,则更是民间宗教的观念。

    (3)尚弟会分为黄、红、白三家,也是受到民间组教门织的影响。如嘉庆年间五省白莲教大起义,就有白号、青号、黄号等各军。会内分家,是适应各首领及会众信仰不同的需要。这从李凌魁创阴盘,阳盘两教就可以看出。如果说,朱九涛是天地会首领,那么,李丹、张添佐很可能是斋教首领。根据尚弟会红白两家“听黄家统属”,朱九涛在咸丰五年牺牲之后,尚弟会这一组织当不再继续存在。但是,斋教分为黄、红、白三家的传统却依然存在。例如,同治七年六月十二日曾国藩、刘坤一奏:“江楚两省在逃斋教匪党尚多,其教虽有红、白、黄之分,其籍虽有江楚之异,实系勾结一气,随处潜藏,踪迹莫定”。又:江西各届“传习红教又名东山教,白教又名西山教,黄教又名金丹教”。到同治十二年三教仍在活动。李宗羲、刘坤一同治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奏:“据杨忠良供认,先拜已故之罗秀页、罗普明、邹恩泷为师,入红、黄、白三教,得有‘五行’名目。……周乾元孥获正法后,该犯接顶‘摘光祖’名目,总理江西红、白、黄三教”。各种不同的民间宗教并存在同一组织内,听从一个共同首领的号令,这是近代民间宗教结社的一个显著特点。

    由尚弟会这一例子可以看出民间秘密结社中教门与会门结合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罗尔纲先生强调斋教与会党的区别,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却由此而忽视了教门与会门的融合问题。从教、会融合的角度看,斋教在与会门结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吸收天地会及其他会门的一些仪式、名号以及暗语等。如罗先生所引《东华续录》中的一份上谕:

    “有人奏,湖南衡、永、宝,三府郴、桂两州以及长沙府之安化、湘潭、浏阳等县教匪充斥,有红簿教、黑簿教、结草教、捆柴教等名目,每教分温、良、恭,俭、让五字号,每号总领数百人至数个人;又有斋匪,名曰青教,皆以四川峨嵋山会首万云龙为总头目。所居之处,有‘忠义堂’名号。其传徒皆用度牒,盖以图记,声气联络,往来各处,皆供给银钱饮食。每月按三、六、九期赴会,头目乘轿骑马,动辄数百人,抢劫淫掠,无所不至,地方官不敢撄锋。遇有呈报会匪字样,逼令更换呈词,或改盗为窃,反将事主收押陵虐,遂致匪焰愈炽。”

    这份文件既称“斋匪”,又称“会匪”,如果不从清朝官吏混淆了斋教与会党区别的角度,而从由于教会合流,客观上存在着教、会难分的角度去看,似乎更为妥当。我们把刘坤一同治六年三月二十八日的奏折与这份上谕的内容对照一下,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同治四年,有在逃之杨焕章、曾帼才传习红莲邪教,李观芬等均拜师入教。杨焕章当给李观芬等令字旗、八卦号图等物。其教并无经卷,每逢三、六、九日吃斋,朔望上香,中间烧点香灯,供列水饭。习教诸人两跪六叩,口念‘一个团团六合青,三八二一紧随身,阴阳造得汉成事,三年会下三年春’四句。教内编仁、义、礼、智、信五字号,每字号有正帅、副帅、四协官、四将军及哨长、百长等名目,每股一、二百人不等。”

    说的是江西的悄况,但与湖南的情况有异曲同工之妙:(1)分派字号相同,湖南诸教有温、良、恭、俭、让五号,江西红莲教有仁、义、礼,智、信五号。(2)聚会日期相同,都是每逢三、六、九日。(3)都有天地会的特征。湖南斋教有忠义堂、奉万云龙等名色,江西红莲教中有“三八二一紧随身”的口诀。“三八二一”是指天地会联络暗号“洪”字,而“阴阳造得汉成事”显然是暗喻“反清复明”的宗旨。这些情况说明,各地教门与会门的融合过程,虽然各有其特殊性,但又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我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朱批奏折中找到了这份上谕所引的原奏。该奏折系给事小黄兆麟于咸丰元年七月二十一日递上的。其原文有“其传徒皆有度牒,以布为之,上书关口渡牌牒五字,盖印保和宝堂图记,湖南距四川数千里,而教匪声气联络,彼此号令,随时可通。……”查道光二十八年二月初一日湖南巡抚陆费瑔所奏:“因同会中有吃斋之人,雷再浩与李世德议将吃斋者名为青教,吃荤者名为红教,仍统名棒棒会,每人分给白布一小方,上书关口渡牌牒五字,盖印保和宝堂戳记,作为暗号,以为日后相见之据。”可知黄奏所指的正是雷再浩的棒棒会,度牒图记完全相同,至于“以四川峨眉山会首万云龙为总头目”云云,只能说明棒棒会在雷再浩、李沅发起义被镇压之后,天地会的色彩更加浓厚。因此,黄奏直呼棒棒会为斋教、青教并无不可。当然,棒棒会本身已经是一个教与会相统一的组织了。

    还需要指出的是,朱九涛尚弟会所用的“老万山”名号,在清代秘密结社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万山”一语首见于乾隆十七年马朝柱事件:马朝柱“年二十,复梦神告知桐城万山九龙洞有兵书、宝剑,往取得之。”学术界在天地会起源问题上争论不休,认为天地会系洪二和尚万提喜于乾隆二十六年所创立的同志,主张天地会重要骨干严烟供词中所称“这天地会闻说是朱姓、李姓起的,传自川内,年份已远。有马九龙纠集和尚四十八人,演就驱遣阴兵法术,分投传教”不可靠。我认为这个意见值得再加推敲。马九龙很可能指的是在九龙洞取得所谓兵书宝剑的马朝柱,因而“万山”这个名号在天地会内部也具有了发号施令的意义。嘉庆年间江西龙泉县陈纪传所传的天地会花帖中就采用“万山”印记,并称“方大洪大哥三哥在万山起义立业,众兄弟再传下四字‘顺天字号’为纪”。广东狗头山虽名老万山,但朱九涛取用“老万山”名号,其更深的含义即在于此。

    剖析研究朱九涛尚弟会这只麻雀,可以发现中国秘密结社内部及其与太平天国关系中的许多问题。上述意见不尽正确,恳望得到罗先生和各位前辈、同行的指教。

下载全文: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