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曾国藩家族与南岳
作者:胡卫平
【摘要】曾国藩家族,自清初从衡阳庙山迁至双峰荷叶镇(原湘乡荷塘二十四都)定居以来,谓之“大界曾氏”。荷叶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她紧邻“两湘两衡”(湘乡、湘潭、衡山、衡阳)。

  曾国藩家族,自清初从衡阳庙山迁至双峰荷叶镇(原湘乡荷塘二十四都)定居以来,谓之“大界曾氏”。荷叶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她紧邻“两湘两衡”(湘乡、湘潭、衡山、衡阳)。曾国藩的出生地白玉堂,距南岳西岭只有30余里。“涟水湘山”、“衡岳钟灵”,都给这块小盆地增添了不少灵气。然而“大界曾氏”祖辈一直以务农为主,族中虽有粗识文字之人,却无一与科名有缘。乾隆五十五年曾氏69派孙曾麟书出世以后,曾氏家族才开始兴旺起来。

曾麟书(1790—1857),字竹亭,即曾国藩的父亲。他在43岁时,参加了第17次“小考”后,终获“大界曾氏”几百年来第一个秀才。自此,“大界曾氏”科名大开。仅曾麟书五代子孙,自道光十二年至光绪末年,产生了曾国藩、曾广钧两进士,举人、优贡、秀才更是多达20余人。曾氏家族文运、官运与南岳以及他们对南岳的独具钟情,都有着不解之缘。

  曾麟书南岳抽签:双珠齐入手,光采耀杭州

衡湘间人们历来对南岳圣帝怀着虔诚之心。曾麟书17岁时曾去南岳烧香,抽得一签云:“双珠齐入手,光采耀杭州。”曾麟书乃大喜。待曾国藩兄弟出世后,经常带着儿子们去南岳烧香还愿。并常与曾国藩说:“我诸子中,当有二人在浙江做官。”

咸丰七年(1857年)二月初四日,曾麟书在黄金堂去世,他生前并没有看到两个儿子在浙江做官。曾国藩从江西军次奔丧返里,在家守制年馀。咸丰八年六月初三日,曾国藩在家接奉廷寄,饬即赴浙办理军务。曾国藩接到廷寄,马上想到父亲少年时在南岳抽签之事,于次日信告远在江西战场的国荃弟说:

圣恩高厚,令臣下得守年馀之丧,又令起复,……将来克复吉安以后,弟所带吉字营即由吉东行至常山等处相会。先大夫少时在南岳烧香,抽得一签云:“双珠齐入手,光采耀杭州。”先大夫尝语余云:“吾诸子当有二人官浙。”今吾与弟赴浙剿贼,或已兆于五十年以前乎?(见《曾国藩全集•家书》395页)

曾国藩兄弟赴浙围攻太平军,已至浙江边境。忽又接廷寄,令其赴川办理军务。兄弟赴浙之事并未成行。曾国藩之“或已兆于五十年前乎?”也未实现。在此之前,曾国藩一直是以兵部侍郎空衔带兵,根本没有地方行政长官之实权。直至咸丰十年六月,曾国藩奉令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八月十日,实授两江总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终于实现了在浙江做官的“先兆”。曾国荃则直至同治元年(1862)正月初四日才接到上谕:“浙江按察使着曾国荃补授,即赴新任,毋庸来京请训。”同治二年三月,同治帝又诏授曾国荃为浙江巡抚。曾国荃“开府”于浙江(光绪年间也官至两江总督),至此,曾麟书所说的“吾诸子中当有二人官浙”终成现实。南岳圣帝是否真的显灵?人们常说:“信者则有,不信则无。”但曾麟书之抽签,多少有点巧合了。

  曾国藩京师题联:聊寄酬乎洞庭衡岳

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中进士后,在京师为官14年。此间,他十年七迁官至二品,逐渐成为了湖南籍京官中的领袖人物,京师长郡会馆也由其经理一切。

道光二十四年,顺天乡试,周寿昌中南元。道光二十五年会试,萧锦忠殿元、孙鼎臣朝元。是科湖南八进士,皆长沙府人。又黄辅相及其侄儿黄彭年中贵州进士,原籍湖南醴陵。题名日,在京师长郡会馆演剧。曾国藩为会馆及戏台题联曰:

同科十进士;
庆榜三名元。

  湖山积久发奇光,借此地鼓舞轩鼚,聊寄酬乎洞庭衡岳;
科目何尝无国士,愿诸君淋漓感激,便安排作孝子忠臣。


曾国藩题此二联,京师一时传为美谈。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曾国藩《致诸弟》信曰:

萧史楼既得状元,而周荇农寿昌去岁中南元,孙芝芳鼎臣又取朝元,可谓极盛。现有同乡诸人讲求词章之学者固多,讲求性理之学者亦不少,将来省远必大盛。(见《曾国藩全集•家书》112页)

湖南人才之盛,导至“将来省运必大盛”,已被曾国藩言中。然“湖山积久发奇光”,曾国藩念念不忘的是“聊寄酬乎洞庭衡岳”。是的,浩浩洞庭之水,巍巍衡岳钟灵,生我养我的故土,游子怎能忘记,又怎能不酬谢呢?

  曾国藩黄州撰文:《重修胡文定公书院记》

咸丰九年八月,曾国藩与胡林翼在黄州共商进攻安徽之策。战乱之中,受胡安国之后人胡咸臧之托,撰写了《重修胡文定公书院记》一文。此文已刊《南岳志》,今只录其尾段如下:

丁巳读礼南归,咸臧与旷君尧臣谒予,订期登祝融,属二君为居亭主,将跻堂拜公像。至期,奉旨南征,不果行,咸臧与诸君读公之书,修公之院,是必得明春秋者,相与维持世道人心可知也,谨纪始末,书于石,用示公之后贤与诸来院肄业者。咸丰九年己未秋八月既望。(见新版《南岳志》487页)

“丁巳”,即咸丰七年(1857),正是曾国藩在家守制之时,胡咸臧与旷尧臣约其登祝融不果,曾国藩多少留有遗憾。胡安国创文定书院于南岳,他是湖湘文化的奠基人,曾国藩今被誉之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人物,他乐而为重修胡文定公书院作记,决不是偶然之事,也可见他对南岳的一往情深。

  曾国藩安庆批牍:捐银倡修南岳神庙

同治三年(1864)六月,湘军曾国荃部围攻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六月十六日攻破)甚急,曾国藩坐镇安庆指挥。是时,衡山县岁贡生旷学熊禀捐修南岳神庙。曾国藩于六月初十日《批衡山县贡旷学熊禀捐修南岳神庙暂收银数目请准吉期兴工由》曰:

该绅等奉委修建岳庙,既经择定七月十四日兴工,应如所拟办理。工程浩大,需费甚繁。本堂部捐银五百两,俟彭部堂捐款解到,即行并解。仍候咨行同乡文武大员,量力相助,以济要工。其监修此项工程,候咨请南抚部院专委贤员,督同衡山县令教佐各官暨该坤等实力经修,无须本部堂隔省委员也。至所请之符州同、陈贡生、罗监生等,均准如禀办理。另单上封寺僧人捏名募捐等事,应俟南抚部委员到山之日,会同衡山县查明禀办。无论何处捐项,均须归于一局一簿,汇总经收,汇总开支,庶免重捐,侵蚀等弊。缴。(见《曾国藩全集•批牍》第320页)

曾国藩此件批牍:①批准如期兴工。②自己捐银五百两。③倡同乡文武官员捐银。④由曾国藩咨请湖南巡抚委派贤员监修。⑤捐款汇总,防止贪污。可见其对修复南岳大庙之认真负责。

此次南岳大庙修复之碑文,本来是请曾国藩撰文的。其同治六年六月初六日《致澄弟》信曰:

南岳碑文,得闲即作。吾所欠文债其多,不知何日可偿也。(见《曾国藩全集•家书》134页)

曾国藩还在当天日记中附记曰:“荫经序、丽亲表、岳庙碑、宁忠碑。”由此可知其“文债”的确欠多。是年,曾国藩幕友李瀚章调任湖南巡抚,或是为尊重地方行政长官之故,此次《重修岳庙记》一文,为李瀚章所撰。光绪九年,湖南巡抚卞宝第之《重修岳庙记》曰:“先是,同治四年,故大学士湘乡曾文正公,倡资修葺,前抚台合肥李公瀚章为文纪之。”盖纪实也。               

另曾国藩对南岳的题匾,据《南岳志辑要》载:

公家距岳数十里,常屡游岳。方广寺之二贤祠,旧有嘉会堂,公重书其额。(见《南岳志辑要》第232页)

曾国藩同治十年六月二十七日《致澄弟沅弟》曰:“澄弟索融峰匾,八月当寄去。”此“融峰匾”是否“祝融峰”之匾?是否书写?留此存疑。

  曾国荃重建南岳上封寺

双峰历来流传“打开南京进洋财”一语,说的是曾国荃打开南京后,沿涓水而上,带回了许多船的金银财宝,应是事实。曾国荃光绪十六年死后,他的《文集》竟一时无资刻印,这是人们难以相信的。实事求是而言,曾国荃发了战争横财,起了大屋,买了良田,但其捐建公益事业也疏散了十几万两银钱。此文仅叙其对南岳的捐建。

同治六年年底,曾国荃开缺回籍,直到同治十三年六月才奉上谕进京陛见。在籍期间,曾国荃倡修了上封寺。同治八年九月十四日,曾国荃《致伯兄》曰:

初八日弟至南岳朝老爷一次。目见烧步拜香者,日二三百人不等,不似八月之拥挤不开也。菩萨有灵,保佑我眼光脚健,我便感戴德之恩矣。(见《曾国藩往来家书全编》511页)

大凡发了大财之人,第一是要身体健康了。曾国荃也不例外。《南岳志辑要》载:“一等威毅伯,今陕甘总督曾国荃,捐资重建上封寺,费白金二万有奇;光绪七年(1881),重修岳殿,复捐金二万。”《曾国荃年谱》(同治十三年)载:

是年夏,公在籍倡建南岳上封寺,甫落成,奉到六月初八上谕,著即来京陛见。九月,公启程入都。

由此可知,南岳上封寺是同治十三年修复成功的。

曾国荃不仅对南岳,他对衡山也可谓独具钟情。光绪七年,曾国荃捐建衡山悬钟石乌金寺。光绪八年,又捐修衡山石地方至黄龙坝通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国荃死后,他自己选择的墓地就在衡山白果镇五一村的留笔塘。此处正对南岳。亦可见其对南岳的一片情怀。

  曾氏家族子弟咏南岳

曾氏家族子弟世居南岳之少祖九峰山下,此去南岳仅数十里。曾国藩之子纪泽、次媳郭筠、长孙广钧、曾国荃次媳刘鉴、曾国潢孙广祚等人,都有诗集流传于世,集中多有对南岳的歌咏,限于篇幅,此择其要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曾纪泽巴黎咏《衡岳图》
祝融峰麓是吾庐,开户晴岚绿浸裾,
蹑屐定知何岁月,披图喜识旧乡闾。
西天薝蔔含苞日,东海蓬莱返掉初。
汗漫之游今倦矣,山灵闻我赋归欤。

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八年,是收复伊犁的民族英雄。游子远在异邦,思念的是“祝融峰麓是吾庐”。

曾广钧《方广寺鬼谷洞茅室乃余三年前谋栖隐处》
结茅尚遐异,方广最幽森。
渐渐去人远,苕苕于古深。
仓皇投袂起,杀伐犯琴心。
曾是遗尘事,无方闷玉音。

涓水临官道,日高长闭关。
不是畏车马,畏人知我闲。
三年学秋驾,八月到商颜。
龙虎方吟啸,题山邯便安。

曾广钧,曾国藩长孙、曾家第二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等职;辛亥鼎革归田,竟有谋南岳方广寺鬼谷洞茅屋隐居之意。曾广钧所著《环天室诗钞》,咏南岳诗多达18首,亦可知其对南岳一片痴心。

曾广祚《游南岳祝圣寺》
祥轮历劫旋,望岳四无边。
瀑布低垂涧,云罗直上天。
北辰朝玉帝,南纪礼金仙。
槛外清香拂,光生白萼莲。

曾广祚字咏周,举人出身,曾国潢孙。他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中科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曾昭抡先生和南京博物院原院长、著名考古学家、博物馆学家部曾昭燏女士之父。曾广祚有《屏锲斋诗钞》十八卷行世。集中歌咏南岳及南岳僧、道和唱之诗颇多,亦可见曾氏家族子孙与南岳的多种关系。

下载全文:
 
来源:《曾国藩研究导报》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