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双峰历史上的著名茶商,在刘麟郊、朱紫贵之后,继起者为朱奎峰,他以经营茶业起家,在1914至1930年在长沙创办湖南实业银行,其影响曾名噪一时。
对于他的出身,以往的说法是:他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但鲜为人所知的是,朱奎峰本人是秀才出身,由他上溯直系十代,有副总兵一名,举人三名,秀才六名,一脉书香,源远流长。曾文正公说过:不愿吾家代代做高官,只愿代代有秀才。此于朱奎峰家族见之。
朱奎峰9代祖以玳,字文所,生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明末流寇蜂起,他组织乡兵,守御家邦,四乡赖以安宁。偏沅巡抚李公奏授武靖副总兵(从二品),殁于清顺治九年(1652)。
10代祖胜时(1644-1671),册名明色,字公亮,八岁而孤,由兄阳色督教之,十二岁入泮。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仅25岁,考取湖广武昌乡试第十七名举人,他是清代湘乡县最早中式的举人。明色颇有文名,精通《易经》。可惜27岁即英年早逝,时任湘乡知县刘履泰亲作祭文悼之。朱明色与其兄阳色之事绩,见录于同治刊《湘乡县志•文苑》。
11代祖朝钟,学名明钟,名企溪,字金声,生于康熙六年丁未(1667),四岁时父即去世。得伯父阳色公教导,考取邑庠生。
12代祖隆丽,学名石丽,字琇裴,邑庠生。聪慧能文,博通经史。学使李周望有“寒香冷韵,孤芳独赏之目。”他自名其书斋为“敬义”,著有《春秋读本》、《峨峰杂稿》。同治刊《湘乡县志•文苑》和《艺文》中录其事其诗。其《白杨八景》诗清丽可诵。另有《归峨峰》诗云:
我本山中人,出山迷去路。
终年一卷书,长倚云根树。
13代祖先路,字宇麓,号蒲溪,品行端方,为名诸生。同治刊《湘乡县志•文苑》录其事,《艺文》录其诗《东峨峰》,诗云:
俨然端坐正衣冠,环列群山俯首看。
垂柳森森尘路隔,才人权借作骚坛。
14代祖祖恪,同治刊《湘乡县志•文苑》中之传云:朱祖恪,字作赟,号慎斋,少失怙,事母王氏以孝闻,体清癯,能力学,人有“朱万卷”之目。为文去肤存液,成一家言。未冠为诸生,旋食饩。乾隆戊申举于乡,四赴礼闱,屡荐未售,遂淡意仕途,专勖后进。生平与物无竞,人亦不敢干以私。邑中诸公事,多所赞襄。嘉庆丙子,聘修县志,垂成,无疾而卒,年七十有五。子增元,诸生。增绪,字守斋,出为祖熙后,道光癸未岁贡生,性恬退,不乐仕进,斗室吟诵,兼通数学。居乡,足不履城市。生平周恤里党,横逆弗校,群推长者。增绪子光孚,字晖林,号心洤,出为增元后。嘉庆己卯举人,以知县改就教职,历官溆浦、泸溪训导,转绥宁教谕,所至训迪有方,而在绥最久。会粤逆窜扰边境,光孚与绅士商办团练,以功加盐提举衔,寻卒于官,年七十有三。
朱祖恪于乾隆五十三年戊申(1788)中举,是年大石朱氏还有朱邵息、朱萼同举于乡,一时传为美谈。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他与彭兴护、李本敏等同修《湘乡县志》。他能诗善文,兹录其《谒蒋公祠》诗如下:
王业三分犹有恨,秋风五丈尚留公。
卧龙以后推司马,忠雅依然誓鞠躬。
第15代祖增绪,字守斋,岁贡生,其生平事绩,县志已录于其父之合传中,他被出抚为堂叔祖熙作子。上文已述。
16代祖光孚,字晖林,号心洤,举人,历任教职,以功加盐提举衔,其事绩县志亦录于其祖、父之后,见上文。他被出抚为伯父增元作子。增元,字烙兹,名诸生,娶湘潭名臣陈鹏年之曾孙女。能诗,下录其《题汉大司马蒋琬故里碑》:
才名三峡内,赞语四人中;
生倚龙城秀,居传虎井通。
殖根归雅性,讨贼效孤忠;
相业承诸葛,难忘国士风。
17代祖德溆,号小洤,邑庠生。生四子:贤英、贤芾、贤藩(人价)、贤荃(人瑞)。
18代贤英,即朱奎峰(1860-1931),他亦考取邑庠生,补附贡生,后弃儒从商,在朱紫桂的永丰五里牌茶厂当管事,从而成为茶商巨子,银行实业家。他曾捐得中书科中书之职衔。光绪三十一年(1905),双峰书院改办为双峰高小,他与举人程希洛主持改制,并慷慨捐资助学。朱奎峰四弟朱人瑞之子朱伯瓒,民国时曾任起陆高小校长。
秉承家学,秀才出身的朱奎峰,应该能诗擅文,惜岁久年湮,于今只觅得其所作之《彭华庭先生传》文一篇和对联三付,兹录联如下,以窥其文采。
挽彭华庭
勤俭立身,如公可谓知本;
贞固干事,有子能世其家。
挽周绿洲
往年星火整团防,公似亚夫,我惭儿戏;
正月寒霜闻耗噩,莲摧君子, 惨田横。
挽姚寄仙
抱六尺躯,干百年事,所最难履险如夷,都操胜算,足雪儒生空疏耻;
伤广众国,裂无量佛,卒乘此弃尘归寂,另觅玄机,了知佛子解脱缘。
从明末清初的朱文所(1583-1652)至民国时的朱奎峰(1860-1931),时间长达300余年,朱氏整整十代人以忠厚传家,以诗书继世,这在双峰的家族史上确是难能可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