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浅析谭嗣同叛逆性格的形成
作者:侯建强
【摘要】谭嗣同是中国近代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进步思想家,其一生所思所行堪称激进。而他激进的思想及其一生所作所为,与他的叛逆的性格有深刻的关系。

  他,如怒马惊涛,“行谊磊落,轰天撼地”;他,盛气凌人,“恣肆好为新论”;他,敢于“嗤伦常,笑圣哲”,“志在超出此地球”。他就是谭嗣同,中国近代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进步思想家,其一生所思所行堪称激进。而他激进的思想及其一生所作所为,与他的叛逆的性格有深刻的关系。

  谭嗣同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其父谭继洵,官至湖北巡抚。他对谭嗣同实行的是严格的封建正统教育。其生母徐五缘,出身大家闺秀,从小受到严格的封建礼教熏陶,恪守三从四德,既有中国妇女许多的优良品质,又具有倔强自尊的鲜明个性特征,使谭嗣同受到了强烈的感染。然而,谭嗣同12岁时,生母病故,本“不得父欢”,又“为父妾所虐,备极孤孽苦”,“自少至壮,遍遭纲伦之厄。涵泳其苦,殆非生人所能任受。”这使他从中看到了名教纲常的虚伪性,产生了童贞朴素的逆反心理,成为他不断发展的叛逆性格的最初起点。其二哥嗣襄喜欢骏马武术,“阔达不矜细节”,对于严父的苛责,常常充耳不闻,与谭嗣同兄弟二人出则戏游郊野,入则同案伏读。这对谭嗣同初萌未形的叛逆性格有重要影响。

  谭嗣同5岁时,拜毕莼斋为师,学习《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10岁时,拜“刚健文明”的欧阳中浩为师,从中受到了声名和气节的传统教育。之后,师事“直方大”的徐启先,经历了经世致用的学术熏陶。综合考察他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可以发现两个突出特点:第一、非严格的封建教育。没有像大多数一样,一门心思经年累月地攻读儒家典籍。几位老师也非那种顽固守旧的封建知识分子,都比较开明务实,提倡经世致用,约束相对宽松,给谭嗣同放荡不羁的性格以无形的影响。第二、贵在求用的读书追求。谭嗣同青少年时期学的比较多的不是科举考试的那些课程,而且对那些时文制艺有反感情绪,因为他觉得它们用处不大。这种鄙视时艺,讲求致用的非主流的治学方法,反映了他不愿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反抗精神,与其个性的形成和道路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谭嗣同一生交友甚多。他结交的朋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崇尚任侠的豪杰;另一类是具有救国大志和新文化观念的进步青年,如京津地区著名的义侠大刀王五(王正谊),通臂猿胡七(胡致廷),谭继洵的卫队长师中吉等人。谭嗣同向他们学习武术,周知江湖之秘密。余则还有奋发敢任,无择劳辱的刘云田,慨然具有种族思想的毕永年等人。王五等人英武慷慨、坚韧不屈的性格和那种对旧社会的桀骜不驯、敢于反抗的精神,无疑为谭嗣同追求个性解放的性格增添了豪迈的色彩,崇尚任侠成为谭嗣同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面。他利用南北省亲、六赴省试的机会,以十年时间,广泛游历,遍交朋友,足迹遍及19个省,所行路程,“合数都八万里,引而长之,堪绕地球一周。”一路上,谭嗣同察视风土,物色豪杰,饱览了祖国名山大川,接触了风土人情,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人民,也看到了祖国的羸弱和危机,发出了“风景不殊,山河顿异,城廓犹在,人民复非”的慨叹,激励了巨大的爱国情怀,表示要趁“膂力方刚之年,做一番事业,因而自号”壮飞“。谭嗣同喜交友,善交友。尤其是与那些富有任侠精神的豪杰结识、相交,甚至引为知己,与其后来叛逆性格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总之,我们说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个人的社会经历,尤其是和每个人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正是谭嗣同青少年时期独特的家庭生活、读书状况和社会交往,造就了其叛逆的性格,并直接影响到他激进的思想和一生所作所为。

下载全文:
 
来源: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