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湖南人物 | 人物专题 | 湘人文库 | 人物研究 | 人物图片 | 史迹馆所 | 影音作品 | 关于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研究文章
谭嗣同体育思想之我见
作者:陈万全
【摘要】谭嗣同在体育方面很有造诣,他强调从动的哲学观点去认识体育,积极推行学校体育教育和民族体运动,他把体育看成是实现毕生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谭嗣同的体育思想内容与众不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体育思想体系,充分映射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对体育的不同看法。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祖籍湖南浏阳,1865年3月10日出生于北京宣武城南懒眠胡同,是中国近代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诗人、维新派的重要人物。除此之外。谭嗣同在体育方面很有造诣,他强调从动的哲学观点去认识体育,积极推行学校体育教育和民族体运动,他把体育看成是实现毕生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的重要方法。谭嗣同的体育思想内容与众不同,构成了比较完整的体育思想体系,充分映射了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对体育的不同看法。

  一、谭嗣同体育思想形成的原因

  1.特殊的历史潮流影响。(1)国力落后和腐败社会现状。谭嗣同出生在一个国力落后、政府腐败的社会,那时候各个统治阶级矛盾在不断激化,导致战争频发,例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等。尤其是甲午战争失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它彻底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导致国家内忧外患。生活在这个水深火热时代的人们,物质条件得不到基本的满足,更别说体育锻炼的设施,甚至没有人愿意去参加体育锻炼,这样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再加上鸦片大量流入中国市场,使国民体质更加受到摧残,民族的整体素质令人困扰。谭嗣同意识到只有人民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为社会实现维新变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而体育锻炼就是促进人民体质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从此他把武学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提倡“尚武”精神,旨在能改变国民体质。由此可以看出谭嗣同体育思想的形成是特殊的社会潮流造就的。(2)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于是洋务运动开始了。在这场运动中,实行利用西方兵操体育来训练军队,达到“兵强”目的。虽然洋务运动实际上并没有阻挡帝国主义的侵略,最终结果还是失败了。但是也有积极的一方面,他们引入西方先进的体育思想,促进了新的体育思想在中国传播。洋务运动的失败,使改良派意识到只靠引进西方工业技术不能拯救腐朽的中国,必须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体制。于是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维新。体育正是教育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也作为改革维新的一项内容。

  2.文化因素的影响。在漫漫的人类发展过程中,文化和人们有一种创造与被创造的互动关系,因此文化又被看作人类智慧的产物。人类在不断创造文化的时候,也在被文化不经意地改变。文化的差异就会造成思想上的差别,谭嗣同体育思想的形成就受到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共同的影响。(1)传统文化的熏陶。谭嗣同尊崇墨子的墨子的“任侠”精神和“尚武”思想,这也是谭嗣同侠义体育思想的重要要内容和直接来源,谭嗣同的侠义体育思想就是依据这条主线而发展起来的。“侠义”被看成是游侠为人处世的原则,谭嗣同恰好具备这种浓厚的江湖气息,和很多游侠都结交成好朋友,例如,游侠王五。这些人的品质与精神自然会对谭嗣同的思想有着非常大的影响。(2)西方先进文化的影响。谭嗣同曾经在多个国家学习过,他熟知国外的整个发展过程。尤其是在西方体育如何促进社会发展和怎样提高民族体魄和意志等方面,他有着更清晰的感悟。在洋务运动期间,谭嗣同在体育方面重视西方体育的长处,提出了很多的增强国民体育意识的方法并得到了全部落实。他不只是单独地模仿西方体育运用到中国,更是把中国传统武学与西方先进体育相互融合,旨在能够使国民拥有健康的体魄、坚韧的意志,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从而希望凭此把国家变得强大。

  3.家庭因素影响。每个人的成长和思想的形成都会被家庭因素影响,谭嗣同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大家庭中,这与他的体育思想形成是分不开的。(1)荣耀家族的影响。谭嗣同的祖辈一直以武功显赫而著称,并且数代都有忠烈之称。如果想了解谭氏一门“忠义”之家风的由来,就要从宋末年间说起,由于谭嗣同先祖谭启寰在抗元的一场战中不幸身亡,体现了谭启寰为国家甘愿奉献的民族大义精神。在明朝年间,谭渊跟随燕王朱棣征战,骁勇善战,屡次立下奇功,不幸在夹河的战役中阵亡,朱棣当上皇帝后,将谭渊赐封为指挥使职位,追封他为崇安侯,又立碑纪念。谭渊的大儿子谭忠随朱棣攻打南京有功劳,封为宁伯、赏赐他铁券,封碌千石。谭忠之重孙谭纶,给平南大将军印,封为总兵,守卫湖广一带,谭家因而成就了“先世将门,闳於武烈”的荣耀世族。谭嗣同是他们的后代,必然也会继承谭氏一门“忠义”的家风,谭嗣同也因此感到无限的自豪。这样的家族地位对谭嗣同必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力。(2)良好的文化教育。谭嗣同的祖父是一个乡绅,对待乡人很好,父亲思想有一些老套,但是为人正直,是一个清廉的地方官,母亲是一个中国传统女性。谭嗣同从小就受到良好文化熏陶,家人重视文化教育和道德品质的修养,由于其富裕的家庭背景,能够为谭嗣同提供各种学习环境,这些优越条件为他今后拥有先进思想提供了保障。

  4.个人复杂的经历。在小时候谭嗣同的生活条件和美满的家庭令人羡慕,但是当他11岁那年,家里发生了巨大的悲剧,他的母亲、姐姐和哥哥都因患有白喉病接连去世,自己也因为不幸患上这种病,但是死了三日,竟然奇迹般的又活了过来。后来他的二哥又在台湾去世,家人的相继死去,让他饱受精神折磨,以前的那个完美的家庭已不复存在。谭嗣同的成长历程充满了尖酸痛苦,在各种环境的历练下,他对这个封建社会充满愤懑,产生了一种推翻封建礼教、建立平等、摆脱封建统治的想法。经过多年的生活经历,他的这一想法更加坚定,谭嗣同残酷的社会背景和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独特的人格和思想,而体育思想就是他众多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谭嗣同体育思想的内容及特征

  1.谭嗣同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谭嗣同最主要的是把“任侠”精神融合到他的体育思想之中,这是谭嗣同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他的体育思想继承了传统武学的“尚武”思想的精髓,他认为“仁义”是第一要义,一个人的武功不管多么厉害,也不可以去欺负别人,武功是用来维持正义的工具,表现出了以“仁义”为导向的“尚武”精神。他走遍祖国的各地,有着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亲身经历了最底层人们的艰苦生活,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王朝统治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痛恨这样的封建统治,鄙视政府对人民无情的压迫,对外国列强却是委曲求全,不惜以民族利益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安宁。于是,产生了赶走列强保卫国家主权完整、推翻清朝腐败统治、建立民主自由社会的美好愿望。据说在1895年,湖南湘东由于天气大旱,导致浏阳县的许多地方粮食绝收,出现了很多人被饿死在荒野的惨相。谭嗣同积极筹款筹粮,通过搭设粥棚这一举措,向灾民们施粥,并组织救济灾民。但是以刘富堂为首的当地一些不良地主,不但不救济灾民,还在大量囤积粮食,以更高的价钱卖给这些灾民们来获取更多的个人利益。他们的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谭嗣同,在官府不管的情况下,他怀着为民着想的英雄豪情,想尽各种办法,找到那些被偷运走的粮食,凭借他侠处事的方法,手持一把剑,吓坏了那些贪心地主,强制性地把粮食运回浏阳,分给那些灾民们。

  2.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我国最早的竞技体育是出现在西周时期,在那时候有礼、射等竞技体育活动,竞技性体育的发展在汉、唐盛世时期,达到了巅峰。但是由于体育具有平等、对抗的特点,和封建社会的统治观念是相互矛盾的,违背了违背了封建“礼教”文化,所以统治者反对竞技体育的公正、平等。这种影响直到近代中国,竞技体育一直是停滞不前,国民在身体和精神上缺乏锻炼,民族整体素质无法与国外抗衡,最后导致近代中国背上了“东亚病夫”的恶称。在这个时候,西方国家正由于“文艺复兴”的先进影响,竞技体育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英、法等欧洲国家,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国民素质得到了提高,实现了强国的目标。在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的失败,国家更加贫穷,把向外国学习当成是强国的最佳途径,从此,西方体育思想开始逐步引入到中国。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中,西方体育思想作为一种强民战略大力推广。体育思想的革新是谭嗣同维新的关键内容,在这次改革中,他在提倡传统武学的基础上,还积极引进西方体育思想。一个实例就是,他像西方国家一样,开展学校体育教育和民众的体育锻炼,并将传统武学充当体育教育内容之一。他的体育思想是适应时代的产物,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平等”体育思想的实质。谭嗣同的体育思想折射出了“平等”的愿望。在封建社会的统治下,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性别的差别、身份的不同都会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人们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生活处于压迫与被压迫的状态。竞争体育恰好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因为经济体育是公平的对抗和平等的竞争,体育运动的正确运行是必须以平等为前提。从此可以看出体育思想与封建思想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封建社会是不准许竞技体育发展的,也就是说想要发展竞技体育就要全面推翻封建的统治。因此,只有全社会共同反抗封建社会,谭嗣同的“平等”愿望才会实现。其实,从本质上说谭嗣同“平等”体育思想是在反映他的远大的政治抱负。

  4.对新型人才的渴望。谭嗣同以其敏锐的目光看到了中国的病脉,要想中国变得强大,不受外国的欺负,最重要的就是对腐朽的社会进行变革,这场变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培养维新实用人才。因此他把提高国民素质当作富国强民的重要手段,积极培养维新人才。他认为,国民强健的体质、健壮的身体是民族强大的基础,重点强调了人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突出了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这种培养人才观念是有先进意义的。

  谭嗣同开创了独特的体育思想,他在体育方面提出的一些观点在当时不仅极具代表性还对历史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在许多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没被挖掘出来,有待我们以后的进一步探索。

下载全文:
 
来源:兰台世界
时间:
 
版权所有:湖南图书馆 2009年9月
Webmaster:web@library.hn.cn